本帖最后由 云止于水 于 2019-7-25 01:13 编辑
忆故人
博山 云止于水
深夜,看不见的深蓝天幕中有飞机穿越的轰鸣。近处,一声声犬吠并不急迫,摩托车突突之声压过了空中之音。有小女孩细碎的话语,水珠散落夜色里。白瓷杯里,清水养一束山花,雪青的花朵,幽淡的药香。
清音刚刚抚琴一小时,《忆故人》,琴瑟起,气息、句读、抑扬起伏中全是浓郁的思念。而故人就是东墙整面书架的书籍。清音听如在空旷的殿堂里、钟鼓木鱼声中的静谧思念,不觉心底戚戚。收了琴音。用手指把每一处轻轻抚摸,了无尘埃。然后,把一方长长白绸布轻轻盖在琴上,流苏似还在绵延着隔空传开的思念。有雨声滴滴答答落在瓦檐,动听极了。飞机的轰鸣、摩托车声、狗吠声、儿语声都消隐下去,如深海风过后的安宁。
藏香袅娜。有沉静身心的功用。那是古琴老师所赠。那年遇到她,纯属巧合。正是心灰意冷时候,所爱之人寻而不见。所有闲下来的时刻,竟都是那磁性、深沉而柔婉:最是那一低头温柔,像一朵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等你,在雨中,你来与不来都一样,竟感觉躲躲莲花都像你,尤其隔着黄昏……
那一年。清音十九岁。在红袖添香遇到春江月夜,儒雅的图像,底蕴沉厚醇香的文字,常常是她深夜徘徊最久的地方。初中后,她喜欢的第一首诗便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意境和哲思之美令人如醉酒一般沉迷。遇到这个名字,那首诗就在心中反复吟诵: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那人也是春花灿烂中,月色寂静处的良人吧?
那一次去开会,听过几堂课,许多人昏昏欲睡。最后一节课是诗歌鉴赏。上课的是一位穿青呢子大衣的男子,他一开口,那声音竟如琴音醇厚入心,那是她有生以来听过的最开心的一堂课,笑得喘不过气来,又美得如同梅花在眼前盛开。她听那位男子讲清晨在山中听鸟鸣,数出有十三种鸟。
春江月夜的文字中就有。散会时,清音挤过潮水般的人流,挤到他落座的前排,凝神看一眼这思慕已久的男子。问一句话,他仰面轻声应答,便知眼前人就是屏中人。他们曾经有过多次互相留评,而他终不知挤到他面前的询问的女子,就是常常令他出神的文字的主人。
这世界太狭小,没有回旋的余地。这世界太苍茫,对面也并不相识。
后来,不知如何,加了彼此QQ。不写字的时候,他常常给清音读诗,她写的诗,自觉平淡如水的文字一落入他的口中,竟然每个字都包涵了深情。他看不到,屏幕的另一边有一双泪眼。后来。他消失了。写过一首诗《寻你然后不见》,留下:以十年为期。她对着那首诗,听着古筝曲《春江花月夜》,感觉自己被音乐超度。
十年来,她工作、旅游、写字、出书,唯独不谈感情。 终于有一天,清音拔通了那个烂熟于心的电话号码。删除又加上,加上又删除,花开了又落,花落了又开,身边的人事都已改变。那个号码碑帖一般铭刻于心。
那个中午,清音终于拨通了那个号码,嘟嘟嘟几声提示后,紧张地似乎心要跳出来。更渺远而深沉的声音,那么轻,那么重地一字一字敲在清音心底:“你姐姐离开一百天了,这些年一直在和病魔做斗……” “先生……”清音一阵颤抖,手机差点脱手落地。
曾经见过照片,穿着婚纱的年轻女子,笑得那么灿烂。后来亦在他的空间见到病容憔悴的人,安宁的神色,毫无一丝面对死神的恐惧。 这么多年来,清音看多了薄情寡义。她和那素未谋面的女子都曾经深爱过一个人。她爱那人的灵魂,隔着俗世爱了一个值得爱的灵魂。
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遇见,放下,无来无去。清音已经在尘世了照见了最美最凡俗的爱情,不必再去一一尝试。
窗外,依旧是雨声四起,又若有若无。竟有几声鸟啼滑入雨中,不是布谷鸟,滴滴滴的声音带着淋漓的水意,飘忽而去。布谷鸟的声音没有传来,似乎也隐藏进了蓝丝绸的天幕。
起身,净手,焚香,就着雨声,再弹一遍《忆故人》:为思念故人,别殊难会;而思慕于心,时无不想言,而我有好怀,或感时,或怀古,或伤今,而无所发越,非知心者,何以与焉?故思我友人,而欲为之诉,莫可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