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深处的一曲人生悲歌
——读谢鸿云小说《大山的眼泪》
张店 黄丰年
最近我市网络作家协会创办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学网站——文学云(wenxueyun.com),以连载的形式刊登了我市女作家谢鸿云的小说《大山的眼泪》,受到了诸多文朋诗友的好评,我读后也深有感触。
近几年来,谢鸿云写作的小说、散文、童谣等多次获得省市级奖项,我是她不少小说的最初读者。她写的反映工厂生活的中篇《地沟里有蛇》、反映老年公寓生活的短篇《夜光里的寻觅》、反映都市生活并获山东省“中国梦征文”三等奖的中篇《丁香花开》等,鸿云都先让我一睹为快,并且虚心地要我提意见,以便再次修改后投稿。她的小说写作严谨,素材积累厚实,主题鲜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释放了正能量。这一篇也不例外,在网站刊发前,鸿云就把纸质版的《大山的眼泪》送给了我。接到四万余字的《大山的眼泪》后,我仔细阅读了两遍,感到鸿云写作水平在不断提升,小说中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生动,创作日臻成熟,其影响也将逐渐扩大。
小说的创作原则是来源生活而高于生活,作家要把小说的社会意义、教育意义与娱乐性结合起来,反映生活、反映社会。鸿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生于博山区一个偏远山村,从小熟悉山区生活。山区农民的生存环境、社会生活,为她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大山的眼泪》是她经过长期观察与酝酿,厚积薄发创作出的反映山区农民生活的小说。小说中人物不多,以李一鸣及其家人的起起落落为主线,以朴实厚道、勤恳务实的善良女子王英杰的奋斗过程为辅线,写出了山区农民生活状况与心态,跳出了一般农村生活题材文学创作的窠臼,故事情节曲折、跌宕多姿,触及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折射出人性的复杂,让人深思,使人耳目一新。
山区的农民虽然生活穷困、没有文化,但是对知识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来没有放弃过。李一鸣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毕业于南方沿海城市的一座有名的大学,他曾是县里理科状元,从小学到中学及至大学都是学习尖子。李一鸣的父母,是老实敦厚的农民,信奉“诗书处世长,忠孝传家远”的信条,对鸣子从小就寄予满心的希望,节衣缩食供他读书,一心望子成龙,让儿子告别大山,端起铁饭碗,成为城里人。因之全力供鸣子上学,为了多挣钱,父亲李安平在大山石场搬石头,自己病了,仍然坚持劳动,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还舍不得医治,一分一厘地为李一鸣省钱。但是李安平几乎耗尽了生命供养出来的大学生李一鸣,在这个家庭中并没有感到幸福。李一鸣一心追求他理想中的大城市的爱情和生活,但是在那个年代,正是大批工人下岗的时候。李一鸣虽然是大学生,在那座他理想的城市中,他并没有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他高傲自负,动手能力差,不虚心学习,不甘心做一个倒班工人,又找不到好工作,无法接受社会现实给他的定位。在失恋、失业之后,李一鸣怨天尤人,认为自己的不幸都是由于父母无能,家里没有钱造成的。他自报自弃,精神颓废甚至自残,最后精神失常,在父亲重病的情况下暴打辱骂父亲,致使父亲第二天死去。父亲死去并没有是李一鸣回心转意,反而丧心病狂地用刀轼自己的母亲,成为家中一害,最后沉尸于月牙湖内。为了供李一鸣上大学,三姐辍学,他的父母历尽千辛万苦,没有得到感恩回报,最后竟是这种结果,真是让大山为之流泪,让亲人伤心,让读者痛心。
小说中另一个重要人物是王英杰,她与李一鸣是同学,又是同村,从小在一起长大。她身上具有山区农民家庭的勤劳善良仁爱的思想情愫,她曾想通过中考跳出农门,但是未能如愿。她深爱着李一鸣,当要婉转地向李一鸣表白的时候,李一鸣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拒绝了她。但是英杰脚踏实地、积极面对生活。她到县城打工,在饭店睡过餐桌,在街头卖过水饺,到南方学过手艺,最后在县城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快餐店,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王英杰的奋斗过程,展示了山里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与李一鸣不一样的结局,引起人们对片面地注重学习成绩轻视思想素质的教育方式的反思。
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李一鸣、王英杰、李安平等人物,真实地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特别是反映了山区农民当今的社会生活。可以说是一幅生动的社会人文画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那些农民,世世代代在这大山里劳作,有理想、有梦想、有追求,但是由于思想观念、自然条件、生活环境的限制,使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李一鸣的父母,历尽千辛万苦供儿子上大学,最后却是遭到暴打和刀轼,他们一家的悲剧虽说是个例,但事情的本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某些山区农民生活的缩影。李一鸣的悲剧固然与他懒于动手、高傲自负的个性有关系,但是不能说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贫困的家庭背景对他没有影响。王英杰的结局比李一鸣好得多,可她虽然长得漂亮,但是毕竟是农村人,她勉强与郑雨生结婚,然而面对没有文化、长得又矮又黑的丈夫郑雨生,英杰虽然做过努力,也很难找到自己的真爱。农民一心向往的城市生活,不一定就是他们理想中的生活。他们在农村是农民,到了城里,是城里的农民。《大山的眼泪》以山区农民思想与生存环境为基础,以悲剧的色彩展现了山区农民的现实生活与人生追求,发人深思,引人联想。以文中的话说:“都说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可这个湖峪村人的日子哪能和城里人比?”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现实意义。
《大山的眼泪》在写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及环境描写,笔法细腻、语言生动,对塑造人物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网友留评:看似轻松的语言、优美的环境里,处处是生活的沉重。小说以悲剧的形式,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留给了读者思维的空间、联想的余地,给人以思想的震撼,这要比传统的大团圆结局给读者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小说的不足之处肯定是有的,但不影响小说的立意、主题的升华,作者鸿云会从读者的留评与建议中吸取营养,对小说的情节、人物的塑造方面作必要的、精心的修改与补充,使作品更加臻美。希望鸿云以此小说创作成功为契机,更好的总结创作经验,深入生活,观察社会,用作家的眼光,用文学的笔触再创作出无愧时代,讴歌英雄,激励人们昂扬向上的小说佳作,来回馈大山里的乡亲,回馈亲爱的祖国,回馈飞速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2019年6月21日
黄丰年:山东 淄博职业学院教师。博山区石马镇南沙井村人,现居淄博张店。 爱好文学写作,喜欢散文、纪实文学、诗歌创作。系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音乐家协会会员,音乐文学协会会员,淄博网络作家协会首批会员。在多家报刊媒体发表作品三百七十余篇。专著《金牛山大观》、《绿洲沃土》、《雪落无声》、《金牛山大观》增修版(与丁恩昌先生合作)、《五谷杂粮》、《瑞雪映春》主编或参编多部文史书籍。
邮编:25000 电话:13573334901 2538831922 邮箱huangfnzo@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