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淄博词典
淄博词典天空之城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8321|回复: 0

明朝书法界的“四大才子”

[复制链接]

38

主题

5

回帖

110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05
发表于 2017-6-12 23: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邢侗《行书临柳公权论笔帖》 上海博物馆藏

邢侗(1551-1612),字子愿,号知吾,自号啖面生、方山道民,晚号来禽济源山主,世尊称来禽夫子。临邑县(今山东)人。明万历二年进士,官至陕西太仆寺少卿。善画,能诗文,工书,书法为海内外所珍视。

邢侗博采众长,遍临魏、唐、宋诸大家,其临池之美,尤好右军书,而得右军神髓。他自己说:“与右军书坐卧几三十年,始克入化。”明周之士《游鹤堂墨薮》说:“近代邢子愿书,精研二王,笔法恒仿佛《十七贴》笔意;即其卷素所书,迹多述王帖,可谓极意临摹者矣。宋、齐而下,书法衰飒,魏晋风轨扫地者,已非旦夕之故,乃公(侗)独裒然辟除陋习,追迹逸少,无论其精旨谓何,即其矢志,则已超人一等矣。

邢侗行草、篆隶,各臻其妙,而以行草见长;晚年尤精章草。当时与董其昌并称“南董北邢”,又与米万钟,张瑞图并称“邢张米董”。传世书迹有《临王羲之帖》、《论书册》、《古诗卷》、《临晋人帖》等。除故宫博物院外,今伦敦博物馆,日本、东南亚诸国皆存其书迹。


邢侗《临王羲之袁生帖》轴 绫本 草书 175.5×25.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得袁二谢书,具为慰。袁生蹔至都。已还未及。此生至到之怀吾所也。邢侗临。
本幅钤“邢侗之印”、“子愿氏”。收藏印钤“石雪斋秘笈印”、“宗浩长寿”、“石雪鉴藏”、“存精寓赏”。

本幅为邢侗临王羲之《袁生帖》,笔法纵横雄浑,飘逸峻爽,形体宽博丰茂,风格质朴。邢侗的书法受二王书法影响很深,正如周之士所言:“近代邢子愿书,研精二王,笔法恒仿佛十七帖意,即其卷素所书,迹多述王帖,可谓极意临摹者矣。”


邢侗 《草书临王羲之帖轴》 纸本 纵139.4 横47厘米 青岛市博物馆藏

【释文】“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爱婚娶以毕,唯一小者当未婚耳 今过此一婚便得至彼,今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足下情至委曲故具示。邢侗。”

草书四行,临王羲之《儿女帖》一通,行字不一,错落跌宕。墨气浓淡中显出笔的转折顿挫,奕奕动人,颇具王书之天趣。


邢侗 《草书扇面临王羲之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邢侗《饯汪元启诗》轴 纸本 行书 142×33.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三月三日置酒前池,饯汪元启先生南访沈孝丰明府,兼讯东吴王百谷诸公。 徘桃一万树,那不醉流霞。袒席临池静,啼莺傍客譁。秦邮家亦寄,越耶路非赊。会见吴阊侣,还邀过狭斜。 重过苏台畔,应花月杯。舞鸾惊飒沓,弹鹰落玫瑰。侬恐行云去,人怜旧雨来。坐深堪下泪,裘剑欲藏摧。 泽国栽花令,相逢罨画前。几年板桥别,此日故情牵。置驿分官酒,倾囊损俸钱。怕荐安邑累,不注石尤船。济南邢侗。
款署:“济南邢侗”。
钤“子愿父”、“济南生”。
收藏印钤:“南皮张氏珍藏真迹” “同寿藏” “项士杰印” “长万氏”

此为邢侗为饯汪元启南行所作五言律诗三首。

《饯汪元启诗》书法6行,154字,圆润秀媚,如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所评:“笔力矫健,圆而能转。” 邢侗书法初师王宠,后上追魏晋,尤崇尚王羲之,认为王羲之“卓然为千古书家之冠”,因而极意追摹。在其存世书法作品中,临王帖的作品所占比例很大。此书既得王羲之秀活之体,又存王宠质朴之意。

张瑞图

张瑞图《草书杜甫高都护骢马行长卷》(局部) 25.8×456cm 湖北省博物馆藏

张瑞图(1570-1644),明代官员、书画家。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白毫庵主道人等。汉族,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人(今青阳镇莲屿下行)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第三(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

他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并称“晚明四家”,然他的书风与邢、米、董三家迥然有别,而与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诸人创立的奇倔狂逸风貌颇为相似,共同在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虽然在书品和成就影响方面,不能说张瑞图超过三家尤其是董其昌,但却独创一格,属于“绝尘而奔”者。

张瑞图是晚明时期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日本书坛亦极力推崇。从江户时代起倭人就因黄蘖的隐元禅师东渡日本时带去张瑞图的书迹而熟知其人,对日本书坛影响甚大,张瑞图被称为“水星”。日人称其书法“气脉一贯,独自风格”。

张瑞图的书法确不同于柔媚时尚,而别具“奇逸”之态。他擅长的楷、行、草书,笔法硬峭纵放,结体拙野狂怪,布局犬齿交错,气势纵横凌厉,构成强烈的力感、动荡的气势,确属奇而逸,时人赞为“奇恣如生龙动蛇,无点尘气”。


张瑞图《草书王维终南山诗》轴 绢本 168.5×48厘米 藏处不详

【释文】: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瑞图
钤“张瑞图印”、“兴酣落笔撼五岳”印。

此轴笔划瘦劲,方折圆转兼而有之,而连绵流畅的线条中,时见跳荡起伏之笔。观其风貌,应为天启年间所作。


张瑞图《行书除却判无七言联》轴 纸本 281.9 × 45.7厘米 ×2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顾洛阜(John M Crawford Jr,1913—1988)1988年遗赠

释文:除却南邻呼酒伴 判无剥啄到荆扉 瑞图


张瑞图 草书鲍照 陆机诗长卷 私人藏 绢本 长272厘米,宽32厘米

【释文】齐襟(衾)久两设。角枕已双陈。愿君早休息。留歌待三春。鲍照 拟(学)古闲夜命懽(欢)友。寘(置)酒迎风馆。齐僮梁父(甫)吟。秦娥张女弹。哀音绕栋宇。遗响入云汉。四坐(座)咸同志。羽觞不可算。高谈一何绮。蔚若朝霞烂。人生能(无)几何。为乐常苦晏。譬彼伺晨鸟。扬声当及旦。曷为恒忧苦。守此贫与贱。 陆机拟今日良宴会诗


张瑞图《行书不知圆通老诗》轴 纸本 170×43.5厘米 年代不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不知圆通老,道场在汝耳。一夜海潮音,我闻亦如是。瑞图。

这件书法立轴的内容是张瑞图写的一首诗。


张瑞图《岑参登总持阁五言诗轴》绢本草书 348×92cm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秋(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瑞图。


张瑞图《西园雅图集轴》纸本行书 240×74cm 崇祯元年(1628)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瑞图《草书苏轼无言亭》诗轴 绫本 193.2×46.5厘米 年代不详 南京博物院藏

【释文】慇懃稽首維摩詰,敢問如何是法门。彈指未終千偈了,向人還道本無言。白毫菴 瑞圖

清·梁巘《评书帖》:张瑞图得执笔法,用力劲健,然一意横撑,少含蓄静穆之意,其品不贵。瑞图行书初学孙过庭《书谱》,后学东坡草书《醉翁亭》,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王铎)、张(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

清·秦祖永《桐阴论画》: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



崇祯三年,因魏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张瑞图步入仕途后依附魏忠贤“阉党”,成为“魏家阁老”成员之一,他30余岁就将有明一代文化人所能做的官几乎做了个遍,中年仕途极颠官至宰相,其行径为士林所不齿,《明史》将张瑞图列入“阉党”。然而,张瑞图在艺术上却声势波及以后三百年,他在“晚明书风”中不可或缺、无可替代为后世所公认,流衍海内外。颓丧的人品居然没有淹没他们的书法声誉,这在“书以人重”观点已十分流行的明清两代,是很特殊的例外,清人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所评:“张果亭(张瑞图)、王觉斯(王铎)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梁献更认为:“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铎)、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这人品与艺品所隐含的矛盾性,确乎是个难以取舍的哲学命题。米万钟

米万锺《草书扇面》金笺 16.5×50.6cm 南京博物院藏

米万钟(1570―1628)明代书画家。字仲诏、子愿,号友石、湛园、文石居士、勺海亭长、海淀渔长、研山山长、石隐庵居士,陕西安化(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人,徙居北京,米芾后裔。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有好石之癖,善山水,花竹,书法行、草俱佳,既有南宫篆法,也有章草遗迹,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

米万钟毕生手不释卷,学识渊博。尤擅长书画,作品风雅绝伦,气势浩翰,运笔流畅,名满天下

他的书法学米,但无法转换米芾的精致笔法,尤其作大幅立轴,甚多枯笔、破笔,虽有豪迈之气,但终落空乏与粗率。米万钟在书法审美功能遽变中追求,甚至用白羊毫兼麻苎做笔写大字,可惜终未达自由完美之境。

米万钟是一位以“书名掩其政名者” ,他是一位杰出而具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他在书法作品中抒写性灵,追求率意、天趣 ,他的作品显示了一个文人书家的风流儒雅的气质,其伟大的人格和丰厚的学养为后人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米万钟《湛园花径诗》纸本 167×36.4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湛园花径诗》为大字行书,在当时较为少见,其书运笔迅疾,沉着爽利。《书史会要》说米万钟:“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


米万钟《行草七言诗轴》 纵136.5厘米 横40.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米万钟《行书游焦山遗诗》轴 绫本 纵163.5厘米 横47.8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米万钟《草书扇面》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米万钟《七言联句》纸本 166.8×42.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米万钟书。
钤“米万钟字仲诏”、“家在西山北海间”印2方,引首钤“书画船”朱文方印。

明朱谋垔《书史会要续编》评价米氏书法曰:“万钟行草得南宫家法。”“南宫”即米芾。此轴书法既有南宫书意,而盘曲纡回、沉着飞翥、以纵取势的笔态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书中用笔劲健丰润,提按轻重分明,三字连贯而成,笔法精熟,颇有意韵。


米万钟《七言诗句》轴 纸本 行书 166.2×4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蝶粉轻沽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薼。米万钟。
钤“米万钟字仲诏”、“海淀鱼长”印2方,引首钤“书画船”印。

此轴书法奇纵放逸,闲散平实,行笔迅疾潇洒,线条牵萦连属,顾盼呼应,俯仰向背,和谐有致,结体宽博丰劲,显示了米万钟长于大字书法的独特风格。

明朱谋垔《书史会要续编》谓米万钟“行得南宫家法与华亭董太史齐名,时有南董北米之誉。尤擅署书,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卒后谥“文敏”。
董其昌出身贫寒之家,但在仕途上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公元1589年,(万历十七年)三十四岁的董其昌举进士,开始了他此后几十年的仕途生涯。当过编修、讲官,后来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他对政治异常敏感,一有风波,他就坚决辞官归乡,几次反复起用。

董其昌的书法,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董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对自己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自负。董其昌虽处于赵孟頫、文征明书法盛行的时代,但他的书法并没有一味受这两位书法大师的左右。他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少有偃笔、拙滞之笔;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在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明史·文苑传》)。

董其昌有句名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这是历史上书法理论家第一次用韵、法、意三个概念划定晋、唐、宋三代书法的审美取向。这些看法对人们理解和学习古典书法,起了很好的阐释和引导作用。

董其昌一生勤于书画,又享高寿,所以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袁可立海市诗》《三世诰命》、《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董其昌 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上海博物馆藏

此卷书于崇祯三年(1630),作者时年七十六岁。


董其昌 临颜真卿书


董其昌 临苏东坡书


董其昌 行书五绝


董其昌 行书五绝


董其昌《自书七绝诗轴》轴,绫本,行书,纵256cm,横48.4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石室奎章待访编,君家自有旧青毡。若为主藏多嗔怪,昌猒何当损俸钱。天启二年壬戌二月九日,余访君俞年侄。是时米友石参知以万寿称贺还金华,六次晋陵集于君俞斋中,明日余遍观君家三世所藏法书名画,书此旧作纪事。董其昌。
钤“太史氏”、“董氏玄宰”、“玄赏斋”印。幅左下有清王树澍一跋。

此卷书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董其昌时年68岁。据《明史》卷二百八十八记载,为修《神宗实录》,刚被提升为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的董其昌被派往江南采辑先朝章疏及遗事。他乘此奉旨访书之良机,与米万钟等好友遍览江南所藏法书名画。此幅墨迹即作者与米氏在晋陵观赏收藏家唐君俞府中三世所藏法书名画后,“书此旧作纪事”。清王澍跋称“此文敏最存意之作”。

《石渠宝笈》卷二十八《明董其昌诗词手稿一册》中款云:“已酉后诗词,皆以米南宫行楷笔书写。”此轴书法既有米芾书意,又呈自己风格,笔意多变,拙巧互用,朴实自然,格调雅致,为董氏行书佳作之一。


董其昌 行书七言诗一首 立轴

见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5春季拍卖会中国古代书画专场
释文:黄麻朝下紫宸居,玄武名传赤优书。此去三台临北斗,九衢春色望回车。
钤印:宗伯之章、玄宰氏、玄赏斋
题识:董其昌。
尺寸: 154×50.8cm
成交价: 99,000(元)
拍卖日期:2005-05-14


董其昌 行书立轴


董其昌《行书女萝绣石壁五言诗条幅》台湾何创时书法艺术馆藏

【释文】女萝绣石壁,溪水青濛濛。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彩与我同。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府空。其昌


董其昌《书张籍七言诗》轴 草书 金笺,145.1cm×34.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水北原南野草新,雪消风暖不生尘。城中车马知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
款署:“其昌。”钤“董氏玄宰”、“大宗伯印”、“玄赏斋”。鉴藏印有“鹤舟所藏”、“紫云山房鉴藏书画印”。

本幅书唐张籍《与贾岛闲游》七言诗,文字与原诗作有出入。此幅诗轴未署年款,从书风及所钤“大宗伯印”判断,当为董其昌77岁就任南京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以后之作品。书法行中夹草,融合自然,行笔流畅,风格洒脱,为董氏晚年之代表作。

康熙皇帝: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褚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每于若不经意处,丰神独绝,如清风飘拂,微云卷舒,颇得天然之趣。尝观其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盖其生平多临《阁帖》,于《兰亭》《圣教》,能得其运腕之法,而转笔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颜真卿、苏轼、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于晋人。赵孟頫尤规模二王。其昌渊源合一,故摹诸子辄得其意,而秀润之气,独时见本色。草书亦纵横排宕有致,朕甚心赏。其用墨之妙,浓淡相间,更为绝。临摹最多,每谓天姿功力俱优,良不易也。

《画史绘要》: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神气俱足,而处于儒雅之笔,风流蕴籍,为本朝第一。

明人周之士:六体八法,靡所不精,出乎苏,入乎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清翁同龢:董公此书,正如天女散花,神龙戏海,最后题字又谨严超秀,奇迹也。

明末书评家何三畏:天真烂漫,结构森然,往往有书不尽笔,笔不尽意者,龙蛇云物,飞动腕指间,此书家最上乘也。

清代学者包世臣:行笔不免空怯。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香光(董其昌)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家报(鲁ICP备18040151号-9)|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作家论坛|报坛|网络作家网|网络作家网|网络作家网|作家报论坛 ( 鲁ICP备18040151号-9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23:30 , Processed in 0.10579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