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感知
高青 辽阔之海
于读书,实感惭愧。
记得学前,接触的除了小人书以外就是一些大部头的书,那是父亲的手边书。《聊斋志异》《三国演义》《封神演义》都有印象,那时的自己好像不懂得什么意义,里边一片一片的全是生字,所以很难理解其意义。偶尔拿到《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爱不释手,来来回回的翻看,有些共鸣。一个孤独的孩子,睡觉时看着斑驳的墙壁想象着那些活动着的画面,小动物的神态,花草的模样,随便走到那里,很多图形都在想象中变成天使,飞马,神话般的精彩。一个孩子眼里的一切:世俗,丑陋,老人,低俗,什么都有,当然充斥在这些看得见的真实后面却是幻化的美好。一个孩子喜欢音乐,也可以说也不叫什么韵律的音乐,而是一些声音,那就是一些活着的声音:呐喊,迷茫,恐慌,叫喊,祈祷,而那些心底的赞歌总是藏在这些真实的背后。
那时的自己不知道作者是什么,后来的后来到现在一直还在想当时读那本书时的情景,近几年相继读了《名人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基罗传》《贝多芬传》知道了那个启蒙我的大作家的名字: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他的自传体小说,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以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生平为主线(原型为贝多芬),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他生存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由《约翰•克利斯朵夫》始,罗曼•罗兰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小说风格。
上学时乱翻的书,就换成琼瑶的小说了,《一帘幽梦》《庭院深深》《我是一片云》,甚至读《红楼梦》上中下三卷和巴金的《家》《春》《秋》激流三部曲。读这些书的时也是囫囵吞枣。要说没留下痕迹也不贴实,仔细想到底留存在记忆力的是什么时,又似乎拿不出来,又好像这与半个文艺女人脱不了干系。相继接触的,泰戈尔,鲁迅,路遥,刘墉,张恨水,朱自清,徐志摩,张悦然,迟子建,郭敬明,三毛,张爱玲……很多知名作家的散文,小说等,很杂很乱。《红楼梦》是读过三遍,也没有进到更深的红学研究,张爱玲的作品也是细读过的,也没有染上她孤傲和骨子里的寒凉。
近几年,多喜欢一些有点冷或者偶有争议的作家的文字,木心,汪曾祺,沈从文,废名,胡兰成等。回头看看读过的书,知道作家这个名词很遥远却很亲切,一路看过来那些大家都有着自己的特质,也都是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极端投入的奇人,都是钻进自己喜欢的又一路紧追的爱好里,追求的那时最美的理想。俗人看来大都是带着些神经质的,也都是凤毛麟角。自己不免俗,却也懂得也尊重那些性格上有缺陷而却又独特奇才的人。
自己读书也很随性,动心的就多看一眼,不动心的不再强逼着自己去无味的咀嚼,在这个快餐时代,更多了些对报纸杂志的眷顾,有十多年的全全《读者》杂志,有几份报纸,只要眼睛稍一闲着就随意的浏览,也就这样随意的活着。
想来好久没读书了,真是惭愧。
附自己推荐的十本可细读的书:
《约翰•克里斯朵夫》,着重书的思维,逻辑,触角,幻化。
《狼图腾》,着重书的宏阔,凝重,骨子里的特质,流淌着的一种气节气息。
《路遥文集》,着重中国特色,国人本色,憨厚踏实务实,一字一行汗的本质。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着重磨难,坚持,意志的锤炼,读一本苦书来抵对自己的矫情。
《红楼梦》着重一些细节的关联,逻辑,推理,人物勾画的技巧。
《泰戈尔诗集》着重激情,欲望,归宿一类的感知。
《亮剑》男人必读,着重男人的特质:粗狂,洒脱,追求,励志。
《张爱玲文集》女人必读。着重女人的柔软,爱,执着,骨子里的清高。
《围城》着重活着,生活中的情感,出口,释放,情感的磨砺。
《名人传》,有志向的认真读一下,品味一些成才需要的经历和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