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11-9 10: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毛著收藏,他不惜一切代价
两次"重磅收购",让张迪杰迷上了毛著收藏,并一发而不可收。红色收藏界的藏友都知道,只要张迪杰瞄住一本毛著精品,他会"砸锅卖铁",不惜一切代价买下。
1993年,张迪杰听说北京一位老红军手里有一本1944年出版的红色精装本《毛泽东选集》,这个版本,是红色收藏家们梦寐以求的精品,全国不超过6本。
这样的"宝贝",张迪杰自然不肯错过,他登门拜访这位老红军,恳求购买。可是,这本书几十年来陪着这位老红军转战南北,即使在战斗中负伤,这本书也从未离开过他,老红军说啥也不肯卖。
张迪杰却不死心,两年时间,5次拿着厚礼登门拜访。最后一次,已经病入膏肓的老红军终于被他打动,出价3万元。
在当时,这可是个不小的数目。张迪杰想了几天,一咬牙、一跺脚:卖房!他把自己一套暂时不用的旧房忍痛低价出手。
老红军得知此事后,紧紧抓着他的手说:"这本书,比我亲儿子还亲。卖给你,算是'托孤'了。"
张迪杰收藏有一本《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同学录》,这是少数可以证明毛泽东"学历"的文物证据之一。这本同学录,曾长期被长沙一位老太太收藏,老人视其为自己的"亲生女儿",绝不肯轻易"嫁人"。
为了买这本书,一年之内,张迪杰给老太太打了150多通电话,持续上门洽谈8天,终于让老太太同意出售。老太太激动地说:"我已经很执著了,没想到你比我更执著。我就当'嫁女儿'吧,找到你这么个好'女婿',我放心!"
拿到这本同学录后,张迪杰狂喜不已,在长沙路边找了一个小饭馆,要了4个凉菜、一瓶红酒,一口酒、一口菜,再端详一下来之不易的"新媳妇儿",足足品评了4个小时。"那股高兴劲儿,无法用语言形容!"现在说起来,张迪杰还是一脸幸福。
这本同学录是线装书,出版日期为"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十月",里面清晰地记载毛泽东曾于1917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读书。它的发现,为研究毛泽东生平事迹、毛泽东思想的产生以及中共党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