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淄博词典
淄博词典天空之城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868|回复: 0

泉河头村的老人们

[复制链接]

39

主题

56

回帖

623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623
发表于 2024-11-12 00:29: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泉河头村的老人们

博山/尹彩芸

金秋九月,驱车百里前往泉河头村,去感受万亩猕猴桃种植基地的采摘喜气儿。

这座绿水荡漾群山环绕中的小山村,路两边撑起的遮阳伞下,摆成小山状的猕猴桃,有切开的一个棕黄色外皮猕宝宝,碧绿色果肉,粉红色眉心,特别吸人眼球;还有一排排橘黄色硕大南瓜;以及红彤彤西红柿和黄澄澄黄金桃……

进村路面上车连着车,游人如织,不时传来孩子们兴奋尖叫声。我再也按捺不住激动心情,下车“啪啪”拍照、录视频,在人群中寻找着泉河头人的身影。

在一对年近八旬的老年夫妇摊位前,老人热情招揽着生意。燃着艾叶拧成的火绳,淡淡青烟,浓浓芬芳,宛如仙境。几个周转箱装满猕猴桃,摆在半米高两米长的水泥预制板前。水泥板上的托盘里分别装着大中小三种猕猴桃,一个挨着一个,一层层呈梯形状排列。

一位高大男士,领着太太和宝贝来到摊位前,笑着问:“老人家,桃子好吃不好吃啊?”

大娘说;“好吃! 这身后是俺的猕猴桃园,给你一个软和的尝尝,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

男人接过桃子,左手握着,右手把猕猴桃顶端揭开一个小口,用嘴巴一撮,果肉瞬间吸进肚子里,果皮秒变黄皮纸。他太太望着他的吃相,“噗嗤”笑出声。男人满意地咂巴着嘴,意犹未尽的样子,指着一盘比拇指大点的猕猴桃问:“都要了多少钱?”

大娘说:“一块钱一斤。”

高个男子说:“五毛钱吧?”

大娘不肯卖,大爷拿起盘子倒进袋子里,大声说:“十一斤五块五。”

高个男人高兴地接过猕猴桃,又问:“这盘稍大点的怎么卖?”

大爷说:“两块钱一斤,都要了给你便宜点。”

“都要了。”

大娘听罢,赶紧撑开方便袋,大爷端起盘子倒进去。只听大爷喊:“十斤十五元。”
高个男人说:“大爷,两袋子给你扫码二十一元。”

大爷高兴得两眼眯成一条缝,说:“明年再来,我还在这个地方卖。”

有了买卖,两位老人特别高兴。弯腰从周转箱里捡起桃子,把两个空盘子补充满。

这时,一个骑三轮车妇女经过,对着老两口喊:“稍等等给你拿过钱来。”

大爷应她话说:“不急。”

大爷望着她远去的背影说:“你看看这个干劲,还差一岁八十了,还 这么能干。不费工夫不费力,从别人摊位上收点葫芦、南瓜、丝瓜,倒倒手卖给河边吃鱼的游客就能赚钱,好算盘。”

时近中午,吃鱼的人很多。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吃得红光满面,尖叫声就是从这里传出去的。最高兴的还是宝贝们,他们手拿水枪,有的在水渠里玩水;有的欢笑着打水战;有的在水池旁观鱼……旁边摆摊的大爷,琳琅满目的水枪,水壶等小玩儿,大爷晒成铜色的脸庞,笑纹一摞摞。

天空蓝得像宝石一样,微风一吹,斑驳的树影移动着;绿树之间,拴上铁丝,串起来的红色风车转动起来。置身其中,心都醉了。

有位挎着提篮的老年妇女,缓步走在游客之间,嘴里轻声唱着:“癞葡萄——”癞葡萄不是葡萄,是一种葫芦科水果。

一位美女走过来问:“多少钱一个?”

老太太说:“十块钱两个。”

美女说:“便宜点,都要了。”

老太太说:“还剩这五个,十块钱你都拿去。”

美女点点头,老太太这么痛快,让她有点惊诧,赶紧扫码支付。

我也被癞葡萄艳丽色彩吸引,原路返回,一边拍照一边寻找。那些用完餐的游客,有的三五成群,在摊位前叽叽喳喳讨价还价,越讨越便宜,不由心花怒放,发出银铃般的笑声;有的不声不响开车出来,打开后备箱,把提前订好的猕猴桃礼盒装满车,一脸的满足和从容,路况比刚才还要堵。

当走到一堆小巧玲珑的提篮前时,仔细端详这些手工品,无论圆形还是方形都非常精致。

我不禁脱口而出:“好美啊!”

守摊的是位富态又沉稳的老太太,满面含笑,变戏法似地递给我一个癞葡萄,她说:“闺女,过来坐下尝尝,里头有籽,甜滋滋很好吃。”

癞葡萄又名金铃子,金黄色外皮,鼓起来大小不等的包。椭圆形,像鹅蛋那么大,手掰即开,中空,里面躺着十几枚状如围棋大小鲜红籽粒,毛绒绒黏在一起,味甜滑爽鲜美,入口即化。整个水果色泽艳丽,不由让人馋涎欲滴。

老人有七十多岁,非常健谈,她说:“别的时候我不出来卖,今早上看到俺那条街来了八辆大巴车,俺家老害(老汉)赶紧上园里摘了几筐猕猴桃,拿上这些提篮来卖。一共一百多个,只剩这几个了,卖的钱,够老害(老汉)抽烟喝酒用的。这些都是立冬后,树上掉没了叶子的时候,俺那老害(老汉)上山割来枝条,有雪,天气不好时候编的。昨天他还说,生产队的时候,一百斤炭才换十二斤地瓜干,那时候两毛二一斤炭,天不亮就走,得推着车子走五十里路,到八陡三立井买上四百斤炭推回来,来家歇一宿,再一路推到沂水城,来回四百里路,走五天,换五六十斤地瓜干。去的时候烙上煎饼,那时候麦子也少,攒下点面烙上个饼,带着路上吃,换回地瓜干也不敢蒸窝窝头,碾碎了煮着吃,连吃带喝,买包糖精,放上几粒,煮出来有点甜味。别的时候就吃野菜: 柳叶、榆叶、桃叶、柏叶……”

“柏叶怎么吃?这里的沙土地是不是不长庄稼啊,还要到那么远的地方换粮食?”我忍不住插嘴问道。

老人说:“长得庄稼可好了!  俺村这河是泉河,长年有水不断流。那时候河沙白净净一块石头也没有,沙有一米多厚,河滩上铺上床单就能晒粮食。那时候庄稼一直种到山上,谷穗儿那么长,压得弯了腰。拣出最好的留种粮,那时候不像现在有配好的种粮。交公粮,交最好的,棒槌和麦子晒干了还得折百分之几的水分。留下储备粮,留下饲料粮,剩下的才按工分分粮食,最少时候,一天才管一斤粮食,吃不饱才吃树叶,柏叶难吃也有人吃。现在生活好了,有地方挣钱,年轻人能挣一百多,年龄大点,帮着挎药材也能挣十多块钱,紧够买馒头的。现在啥也有卖的,想吃就能买到,只要不是懒熊就饿不死。现在政策也好,一月国家还给开一百多块钱工资,谁能想到不干活还能领工资,时代越变越好了。”

老人越说越起劲,我俩开心地笑着。

老人说:“泉河头水温和,适宜养蒜苗,蒜苗质量很好,一直卖到北京;泉河头四面环山,冬暖夏凉,适合种植猕猴桃,山上山下种满了猕猴桃,发展成了猕猴桃种植基地,旅游观光采摘一条龙服务。现在条件好了,开着车一家人自驾游也行,组团也行,上源泉游开元溶洞,来泉河头吃虹鳟鱼,都紧挨着,又不远。”

大娘起身,从小桶里挑出来几个熟透的猕猴桃让我品尝,并热情邀请我上她们家做客,她说:“俺大闺女家种了六十亩猕猴桃,一天多的时候发一万多斤,少的时候也有三四千斤,我得回园子里帮着装箱。”

“你家孩子这么能干!”我说。

老人高兴地说:“俺女婿有文化,是泉河头村第一个种植猕猴桃的人,会管理会育苗会用人,种出的猕猴桃一点也不愁卖。”

泉河头这帮老人啊,把丰收的喜悦分享给大家,活出了这个时代的帅气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家报(鲁ICP备18040151号-9)|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作家论坛|报坛|网络作家网|网络作家网|网络作家网|作家报论坛 ( 鲁ICP备18040151号-9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20:21 , Processed in 0.0991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