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淄博词典
淄博词典天空之城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2420|回复: 0

诗韵七夕

[复制链接]

50

主题

82

回帖

790

积分

版主

积分
790
发表于 2019-8-6 14: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韵七夕
淄川    德喜
农历七月初七,俗称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经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在当今更是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

七夕诗词浩如烟海,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咏叹牛郎织女悲欢离合及七夕风俗的诗文。

那浪漫色彩的七夕节,仿佛一刹那从远古悄然而至,凝成一路悠扬的千古绝唱。就如这夏雨霏霏,点点滴滴淋湿着又一个季节轮回的窗棂,发出清脆绵长的音符。一定能够将等待爱情的人的灵魂润浸在这诗韵弥漫的时空里。

秦观《鹊桥仙》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故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道出了情侣难以相守相依的凄苦,使得人们更加向往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更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一而举,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无一不是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坚贞不渝,锲而不舍,歌颂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还有那些遥远神秘的传说,董永,七仙女,梁山伯,祝英台,唐伯虎,秋香……在这个节日里,心怀一份崇敬,又带一份惋惜,爱恨情愁交汇其中。反观当今社会,今人的爱情观与古人已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古人侧重过程,今人看重结果,票子、房子、车子缺一不可。爱情被无奈地穿上了金钱的外衣,那些抛弃物欲,向世人演绎着爱情无价的故事,已不鲜见了。难道中学时代读过的《茶花女》走过的《简.爱》感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爱情的伟大坚贞,只能出现在艺术中。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读来独具风味,别有情趣。表现了革命诗人的浪漫情怀:“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我想那隔着河的牛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颗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清代,浙江秀水县才女黄箴,写过一首《七夕》:“造化玄机却总才,名花终古少常开。阿依不乞天孙巧,但愿年年送拙开。”因为天妒才女,因而自古以来才女大多薄命,归根 溯源,这是黑暗的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作者别出新裁地写出了自己偏偏不向“天孙”(织女)乞巧,而要求“乞拙”,这是对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鞭挞和控诉。清代,江苏镇江有个王氏女,14岁那年七夕,作了一首诗:“四海烟沉望下方,笑她痴女忒荒唐。小仙果有无穷巧,如何一岁一见郎。”从诗中可以看出少女不信“乞巧”迷信,借用织女之口写诗,意境清新而又不落前人窠臼。再读民间广为流传的七夕回文诗:“星双照处展云罗,好梦鸯衾一半多,屏画倚娇含睇女,青娥淡扫夜如何。”此诗读后意境大新,回味无穷。

这些诗词如同黄钟大吕,穿越时空隧道仍然在现今激起巨大回响。

流连于诗韵的七夕节里,希冀开出一朵美丽的爱情花,荟萃在芬芳的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家报(鲁ICP备18040151号-9)|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作家论坛|报坛|网络作家网|网络作家网|网络作家网|作家报论坛 ( 鲁ICP备18040151号-9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1:09 , Processed in 0.10119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