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涛声依旧 于 2019-11-1 17:45 编辑
忆辛泰铁路线上我的老班长
周村 李孔涛
我和铁路特别有缘,出生地就在胶济线古城旁边306站,离铁路线不过几佰米。那时位于邹平县只有大临池这个大站。它建于1904年,位于山东省邹平县临池镇,距青岛335公里。胶济铁路过县境一段,东起临池乡古城村,西至郑家庄以西,全长12公里,是邹平与淄博的分界线。大临池站由于地势高、坡度大,从王村和周村驶来的列车要想进入大临池车站都得提前在王村站和周村站加挂双头,采用双机串联的牵引方式--两台串联大马力蒸汽机车,才能驶入大临池站。几十年后这段铁路因弯大等原因被废弃了,已迁往东南处,不在邹平境内了。
我从小就听惯了那节奏声,风驶电的列车伴我成长;响亮的汽笛声振奋我心;天长日久感受到列车通过时震撼之力。参加工作后又因在业务关系,几十年来经常坐火车走南闯北,更让我自豪的是我修过胶济复线,辛泰线,而参加建没辛泰线让我记忆犹新。
一九七四年三月初,我响应省市政府大力支援辛泰线的号召,经周村区劳动局介绍,我们几十人到了黑旺工地,分到了济南铁路局工程总队第二大队第3施工队。
那天是春天,我们的心却似在冬季里,这里荒无人烟,住简易工棚, 除大喇叭经常播放是《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社会主义好》等革命歌曲广播及偶尔的爆破声外,这里一片寂静。
我的师傅姓王,是班长。他中等身材,待人和气,忠厚脸上老是带着微笑,是济南铁路局里劳模,参加过许多重点工程,他经多见广。那是个崇尚英雄、崇尚劳模的时代,我对他肃然起敬。
我们一块上班,一块下班,几乎形影不离。“小李,小李,” 长挂在嘴边,成了他口头禅,待我像自己的孩子一般。时间长了,我们成了忘年交。
岁月的痕迹,已经深深刻在这个年过半百的汉子的脸上。"当时太艰苦了,一个季度就发一副手套,几天就能磨破了。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中,每个人只能休息15分钟。"谈起辛泰铁路,曾经参与建设与维护这条铁路的他,更多的记忆就是一个"苦"字。
他对辛泰铁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中途休息,工作之余,他经常给我介绍其情况,渐渐我对它产生了兴趣,陆续对它有了轮廓:“辛泰铁路是国家一条重要的战备线,是山东根据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国防“小三线”建设,贯彻“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1970年作为山东重点基建工程,处于珍宝岛危机时期-封闭,文革岁月, 1971年列入国家大型建设项目。辛泰线是胶济铁路的补充和替代-一旦战时铁路线被毁,随时变径迂回运行即防止国家交通命脉堵塞、瘫痪”。
“辛泰铁路最大的特点是”桥隧相连设计、隐蔽性好,不易暴露,这条铁路共有隧道20多座,隧道大多在山区弯道上,最注目的是口头隧道,全长1228米。辛泰铁路北起胶济铁路的辛店站(现名临淄站),经黑旺、源迁、南博山等站出淄博境,在莱芜东站与磁莱线 (津浦线磁窑站至莱芜东站)相接后,再折向西行到泰山站,与津浦铁路接轨,全长161.75公里。1958年动工建修。淄博市辖区内设车站9个,正线长69.8公里。该线为新建Ⅰ级铁路,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设计。始建于1970年,1974年全线通车。1985年底,正线全长163.321公里,共有车站24个(含临淄、泰安)。
沿线有铁矿、煤矿和石油化工产品,它的建成连结了胶济、津浦两大铁路干线,缓和了济南枢纽压力,起到铁路分流、加强备战和发展山区经济的作用。
"辛泰铁路是国家的一条重要的战备线,那时候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啊。"
因为当时机械化程度不高,在打山洞放炮时,很容易出现塌方等事故。有这样一组数据,已经说明了铁路线建设之难:辛泰铁路全线自开工至交付正式运营,共死亡77人,重伤111人。这条铁路是用汗水和血水筑起的生命线,一点不假,我就病倒在这条铁路上。
因我是施工队为数不多的共青团,自然脏话累话抢着干,分配我的任务当钻枪手,打炮眼,这活很累,当时钻枪制造水平不行,苯重又简陃,作业现场潮湿、空气浑浊,钻枪声开钻时震耳欲耳,尘土飞扬,全力以赴压住巨大震动力的钻枪。现在想起那段经历,仍心余悸。"当时,条件太艰苦了,无法形容……
那时毛主席的话就是圣旨,每遇到困难时,就背诵"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毛主席语录在当时成了我们排除困难的精神动力。
那个年代都是共产党员站在危险、困难最前面,共青团员是党的后备军,自然紧随其后。我拼死累活的战斗了三、四个月,终于累倒了。浑身疼,腰直不来,先在黑旺施工队保健室吃药治疗一周后,没有效果,腰更弯了,人也瘦,队长只好把我转到了张店铁路医院,经打针吃药治疗二十多天才出了院,那时我人单纯,思想觉悟高,没有向单位提任何要求,就离开施工作队回家了。至此,留下腰疼后遗症。当时王班长说,你是个好孩子,思想太单纯了,你这是工伤呀。 若干年后,来我才听说当时辛太线指挥部的副指挥长是我的亲戚,{是我叔伯哥的丈人}他遗憾的说,你这类情况能留下。
因住院,我耽误了第一批下乡,出院不久,我就随第二批下了乡。
在我的心灵深处,铁路有着特殊的意义。铁路是人们生活方式和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对很多人而言,铁路的这一头是家乡,那一头则是梦想。看着现代高铁乘客的笑脸,“上了车就向着家出发”的感觉真真切切。铁路还记录着国家的发展步伐。无数铁龙穿越大山、飞架大河,轨道不断伸展,在神州大地上奔流不息,激荡着永不停息的蓬勃活力。从售票窗口排出几公里的队伍,到如今在手机上划动就可以买票,从绿皮火车满载着对远方的想象与渴望,到如今高铁让人们轻松实现异地工作安排,每一个平凡个体生长的空间和奋斗的节奏,就这样跟随着国家的脚步而不断向前。
铁路跑得再快、再远,最终还要抵达人心。随着高铁不断延伸,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去远方追逐梦想的机会,也有了更为便捷的回家之路。飞速延伸的中国铁路,拉近了追梦的路、缩短回家的路。如今的高铁,让民众离“大同”更近了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