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杨玉勇 于 2025-4-19 17:13 编辑
夜读淄博 张店杨玉勇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淄博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在夜色的笼罩下,渐渐褪去了白日车水马龙的喧嚣,显露出自己独有的静谧与深沉。我漫步在淄博的街头巷尾,如同翻开淄博这部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细细品味。 齐风遗韵,历史的回响 淄博临淄,作为齐国的故都,拥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齐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留下了无数珍贵的遗迹和动人的传说。走进临淄齐国故城遗址,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群雄逐鹿、百家争鸣的时代。高大灰色的城墙虽已历经风雨侵蚀,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雄伟与坚固。城内的宫殿遗址、手工作坊、墓葬群等,见证了齐国曾经的辉煌与繁荣。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耳边似乎传来了战马的嘶鸣声、工匠们的劳作声和商人们的叫卖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雄浑壮丽的历史交响乐。 齐国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姜太公封齐,奠定了齐国的基础;齐桓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使齐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推行“尊王攘夷”的政策,联合其他诸侯国,共同抵御外敌入侵,维护了中原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管仲还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发展商业、改革税制、整顿军队等,使齐国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齐国的强盛,不仅体现在军事和经济上,还体现在文化的繁荣上。稷下学宫的设立,吸引了天下贤士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讲学论道,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孙武、孙膑等,都曾在稷下学宫留下了他们的思想和足迹。这些思想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齐文化,其“变革、创新、开放、务实、包容”的精神内核,至今仍然影响着淄博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 走出齐国故城遗址,临淄还有许多与齐文化相关的景点,如太公湖、管仲纪念馆、晏婴墓等。太公湖是为纪念姜太公而修建的,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周围绿树成荫,景色十分优美。管仲纪念馆则展示了管仲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思想成就,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晏婴墓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永顺村东南,是齐国名相晏婴的墓地。晏婴以其机智、正直和廉洁而闻名于世,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这些景点,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淄博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向人们诉说着齐国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陶琉之光,艺术的传奇 淄博被誉为“当代陶瓷之都”和“中国琉璃之乡”,陶瓷和琉璃是淄博两张亮丽的名片。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淄博的陶瓷和琉璃工艺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走进淄博陶瓷琉璃博物馆,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馆内陈列着从新石器时代到现代的各类陶瓷和琉璃制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从原始古朴的黑陶、白陶,到典雅秀丽的青花瓷、粉彩瓷,再到造型新颖、色彩艳丽的现代陶艺作品,每一件陶瓷制品都蕴含着工匠们的智慧和心血,展示了淄博陶瓷工艺的发展历程和卓越成就。而琉璃制品则以其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特点,让人眼前一亮。精美的琉璃摆件、绚丽的琉璃灯具、灵动的琉璃饰品,无不展现出琉璃艺术的独特魅力。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鸡油黄”和“鸡肝石”这两种传统琉璃品种。“鸡油黄”色泽温润,如鸡油般黄亮,质地细腻,被誉为琉璃中的极品;“鸡肝石”则以其独特的纹理和色彩,宛如天然的画卷,让人赞叹不已。 淄博的陶瓷和琉璃工艺,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备受瞩目。淄博的陶瓷和琉璃制品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远销世界各地。许多外国友人来到淄博,都会被这里精湛的陶瓷和琉璃工艺所吸引,纷纷购买一些作为纪念品或礼物。淄博的陶瓷和琉璃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了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淄博,有许多陶瓷和琉璃生产厂家和工作室,游客可以亲身参观制作过程,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在博山区的陶瓷琉璃大观园,聚集了众多的陶瓷和琉璃商家,这里不仅可以购买到各种精美的陶瓷和琉璃制品,还可以欣赏到艺人现场制作的精彩表演。看着艺人熟练地运用各种工具,将一团泥土或一块玻璃原料,经过拉坯、雕刻、烧制等一道道工序,最终变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不禁为他们的高超技艺所折服。 聊斋志异,奇幻的世界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对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的高度评价。蒲松龄,这位出生于淄博淄川的文学巨匠,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创作了这部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名著。《聊斋志异》以鬼狐仙怪为题材,通过一个个奇幻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实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丑恶现象的批判。 当我走进淄川蒲家庄的蒲松龄故居,仿佛走进了《聊斋志异》的世界。故居是一座幽静古朴的庭院,坐北朝南,前后四进,西有侧院。门楣上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北院正房三间,为蒲松龄的诞生处和其书房“聊斋”。书房内陈列着蒲松龄的画像、著作以及他生前使用过的桌椅、文具等物品,让人不禁联想到这位文学大师当年在这里奋笔疾书的情景。 在故居的旁边,便是聊斋园。聊斋园分为艺术陈列馆、狐仙园、石隐园、聊斋宫、满井寺、观狐园等部分,是一个集文化、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旅游景区。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聊斋宫。聊斋宫以《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为背景,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将一个个奇幻的故事生动地展现在游客面前。走进聊斋宫,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奇幻世界,各种妖魔鬼怪、神仙狐仙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与书中的人物一同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淄博与《聊斋志异》相关故事的传说很多。淄川区蒲家庄东约百米的山谷中,有一口名为柳泉的古井。相传,蒲松龄曾在此设茶招待过往行人,搜集创作素材。柳泉周围翠柳成荫,景色宜人,如今已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此外,淄博还有一些地方传说与《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有关,如周村的“旱码头”传说、博山的“颜文姜”传说等,这些传说为淄博增添了一份神秘而浪漫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