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宋庆法 于 2024-8-26 13:18 编辑
22、和谐音调一弹出 从中作梗淳于髡
齐王宫内,日日歌舞升平。 威王喜欢音乐,弹琴,可一般的大臣对这些都不懂也不感兴趣。 唯独邹忌说:“善哉,善哉。” 这日,威王听罢乐工的演奏,双手发痒起来,他推开身边的宫女,走过去让乐工腾出位置,乘着酒兴亲自上阵演奏。至于是不是比乐工演奏的好,他摇头晃脑的自我感觉,给人以进入良好状态。 演奏完一曲,众人渍渍称奇,纷纷要求继续演奏。 威王盛情难却,再次轻抚古筝,弹起了《流水》,优雅乐曲声在空气中飘荡。这时,听到有人说:“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兮若流水。” 众人回头看,原来是宰相邹忌来了。 邹忌说:“大弦浊以春温,小弦廉折以清。攫之深,释之舒,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 威王满脸笑容,终于找到了知音,说:“我觉得是这么回事。” 邹忌接着说:“我还懂音乐的道理通于政治,大弦温和是君道,小弦廉折,是大臣之道。弹得沉稳放时舒缓,代表政令,居敬而行简。政治家在想决策时,要反复考虑。释之舒,政策有短有长,这样的布局,公布出来时,却要简便易行。百家容易跟从。这是对的。大小弦,君臣就像是和谐的音调,衬托出和谐。” 威王被邹忌的这番高论彻底征服了,连连道:“妙哉妙哉。” 可稷下的学者们对邹忌的言论打心里不服气。特别是那个叫淳于髡的,咋看邹忌咋不顺眼,这天他见到邹忌,说:“得全全昌,失全全亡。” 邹忌呵呵一笑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作为大臣应该与天子处好关系。是在告诉我,妥善处理与君主的关系。是这个意思吗?” 淳于髡并不理会他说啥,继续说,“浠膏棘轴,所以为滑也。然而不能运方穿。” 邹忌听完更笑了,说:“这难不住我,是在告诉我跟同僚搞好关系。是这个意思吗?” “弓胶昔干所以为合,然而不能傅合疏罅。” “这是告诉我,‘谨自附于万民’,与百姓搞好关系。把民众协调起来,国家就无往不胜。是这个意思吗?” “狐裘虽敝,不可补以黄狗之皮。” “这是提醒我要谨慎选拔人才。是这个意思吗?” 二人对句完毕,淳于髡见邹忌回答得全对,二人然后相视大笑,淳于髡彻底服了。
23、二王斗宝四宝山 自讨没趣转话题
威王与魏王自称王后春风得意,两家像亲戚一样越走越近,相互看顺了眼,断不了相聚在一块,无非就是借此机会套套近乎,享受一下王的待遇。 这天,实在无事可做了,王宫里也玩腻歪了,威王提议到郊外的商山去打猎,春蒐[sō、夏苗、秋獮[xiǎn]、冬狩,这是君王勤于四时的必行“大礼”,商山出产高质量的铁矿石,齐国冶铁业的兴盛也是基于此。 二王猎性正浓,先去了盘龙岭,又来到铁牛峰,猎物没打着,风景看了不少,金山祠、莲洞都留下了足迹,在绝顶炉神祠,看着那一汪圣水泉,魏王闲扯妈巴子,冷不丁问了一句:“齐王,你们齐国真是地大物博啊。” 威王:“还可以吧,足以养活子民。” 魏王看着西下的太阳,直至远处的一座山问:“那叫什么山?” 威王叫过来一个随从,说:“你告诉魏王那叫什么山。” 随从:“启禀魏王,那山叫四宝山。” 魏王:“四宝山?名字一定有来历,你说说哪四宝啊。” 随从看看威王,威王道:“你就如实讲来吧。” 有了大王的指示,随从便说起了四宝山的来历:从前有个男子与母亲以种地、打柴为生。一次,在上山砍柴时,男子偶遇仙人赠瓜籽、授种瓜之法,从此,他成了山下的种瓜专业户,并把种瓜之法教给乡邻。 一年中秋过后,男子来到瓜地拔秧,发现一根瓜蔓上长着一个小瓜,他刚一提起瓜蔓,突然传来一声巨响,山上裂开了一道山门,他坠入山中。男子发现洞内有青砖瓦舍,一女子正赶着一匹枣红骡子拉碾,碾盘上全是黄豆粒,那女子抓起一把豆粒,装进他的兜里。 接着又摘下几串葡萄赠给他。此时,一阵风,把男子刮出山门。回家后,他拿出所赠之物看时,竟是金葡萄、金豆子。母子不贪,又把宝物分送乡邻。从此,人们才知道这山里藏有四件珍宝,即金姑娘、金骡子、金豆子和金葡萄。人们把这四样东西称作四宝。 魏王:“我以为啥宝呢,原来是这个。齐王,你们还有别的宝物吗?” 威王不知他葫芦里装的什么药,故意吊他的胃口说:“没有。” 魏王这时来劲了,对威王谝起他的宝物来,说:“像我这样小的国家,也还有能照亮前后各十二辆车的直径一寸的十颗夜明珠,齐国这样的万乘之国怎么能没有宝物呢?” 威王暗自思衬:你哪来的底气跑到我这一亩三分地儿上谝宝物!昔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你的宝物起过作用吗?便笑着说:“呵呵,我以为你有何等宝物呢,不过是些零打碎敲的东东。我的宝物与大王的不同,是活的。” 魏王急切想知道威王的宝物是些啥,追问道:“那你说来听听,看看谁的宝物好。” 威王勒住马缰绳,望着广袤无垠的大地说:“我有四件宝物,不知你愿不愿意听。” “那就请一一说来。” 魏王也勒住马,两人齐并在一块,你望着我,我看着你,不分伯仲的样子。 威王指着南边说:“我有个大臣叫檀子,派他镇南城,楚国人就不敢向东方侵犯掠夺,泗水之滨的十二诸侯都来朝拜。” 接下来他又指着西边说:“我有个大臣叫盼子,派他镇守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到东边的黄河里捕鱼。我有个官吏叫黔夫,派他镇守徐州,燕国人就到北门祭祀,赵国人就到西门来祭祀,以求神灵保佑不受攻伐,搬家去追随他的有七千多家。” “那第四件是什么呢?”没想到威王的宝物是活生生的人,魏王打破砂锅问到底。 威王指了指王城说:“我还有个大臣叫种首,派他戒备盗贼,结果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他的目光盯着魏王反问道:“这些宝物都将光照千里,逾越万年,岂止是你那十二辆车和十颗夜明珠能比的呢!” 两个王凑在一块,本应该纵论天下大事,却像小孩子一样比起宝来,比来比去威王占了上风,魏王给自己挖了个不大不小的坑,跳进去正合适,被取笑了一顿,哪还有心思打猎呢?受到怼后的狼狈相就甭提了,心中顿生惭愧,找了个理由悻悻离开了狩猎场。 斗宝遭遇尴尬,魏王心有不甘,回到齐王府上,宴饮时刻,他轻吟低唱道:“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有谁知之!有谁知之!盖亦勿思!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有谁知之!有谁知之!盖亦勿思!” 他一边吟咏,一边冷眼瞥瞧威王的反应。 威王也随即唱和道:“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魏王端起酒爵疑惑地说:“我有一事不明白,现请教齐王。” 威王也举起酒爵示意:“魏王有话请讲。” “你们田氏在我前王的帮助下,被周天子以诸侯封国,为何仍沿袭齐的封号而不另改?” “昔我祖上来齐被委以重任后,世代相袭方有今日,即使被封侯又怎能背叛?想周王所封魏国,本是替王室戍守西部边疆的,可惜早已被时代淘汰;三家分晋之后,你们又为何称魏国呢?” 魏王见自讨没趣,便调转话题:“我们魏国让孔子的弟子子夏创立了河西学派,培养并吸引了大批人才,李悝施行变法,吴起军队改革,让魏国迅速强大起来,把秦国牢牢卡死在了西部,没有了喘息的能力。像公孙鞅、公孙衍、张仪、范睢等,都是河西学派的代表人物。” 威王放下酒爵,扬起右手:“这你们就更没得比了。我们的稷下学堂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容纳了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如道、儒、法、名、兵、农、阴阳、轻重诸家。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以上,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淳于髡、邹子、田骈、慎子、申子、接子、季真、涓子、彭蒙、尹文子、田巴、儿说、鲁连子、驺子、荀子等。虽然不治而议论,稷下先生们受到尊宠,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徙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而你们河西学派培养的人才都跑到他国,这又是为何呢?” “齐王,今日我甘拜下风,咱不谈论这些事儿了。”魏王自找台阶道。 “来咱们共同祝愿两国不再发生战事,世代友好下去。” “是的,我们要好好向你们学习,利用好各种人才为国效力。”
24、设为不宦自清高 立志不嫁邻家女
二王斗宝时,威王曾经很自豪的提到了道田骈。 田骈学说主要表现一个“齐”字。认为从“大道”来看,万物是齐一的,即一致的。这种齐一或一致的说法,便被封建统治阶级和士大夫阶层的人物奉作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宗旨。在田骈看来,对待事物最好的办法是任其自然变化,强调“变化应求而皆有章,因性任物而莫不宜当”。 有个前来拜见田骈的客人,服饰合于法式,进退合于礼仪,举止娴静文雅,言辞恭顺敏捷。田骈刚听他说完,便谢绝了他。客人离去的时候,田骈一直注视着他。 弟子们对田骈说;“来客是位士吧?” 田骈说:“恐怕不是士啊!刚才来客掩蔽收藏的地方,正是士申说施行的地方,而士掩蔽收藏的地方,也正是来客申说施行的地方,来客恐怕不是个士啊!” 有一次,田骈向威王推销道家学术时,威王听得不耐烦了,说:“你少给我讲这些世界的大道理!我所具有的土地就是齐国,我只想晓得怎样搞好齐国政治。” 田骈慢条斯理回答说:“我所讲的大道是了不得的,无为政治能够获得好政治,它就好像是个大树林,你若缺少木料就能够从中获得木料。你完全是能够本身从个中获得齐国好政治的,这样是我从小的方面来讲。若是从大的方面去说,那又岂止齐国的政治!若依了道,万事万物的转变都是有章可循,都是能够顺乎形势处置惩罚适当的。彭祖的长命,三代的郁勃,五帝的昭明,神农的巨大,都是因为晓得‘道’这个了不得的道理,晓得‘道’也就控制了管理世界的规矩和要领,岂非还愁搞不好齐国政治吗?” “寡人知道你大道理一箩筐,才在和魏王斗宝时提到了你。” “是嘛,那要感谢大王在诸侯中提高我的知名度,但我有一个条件。” 威王:“你踩着梯子往上爬是吗?什么条件?” “设为不宦。” “你永远不治而议论。” 这句话传到一个普通齐国人耳朵里,那天他一脸钦佩地对田骈说:“听说先生道德高尚,一心为民,不肯做官?” 田骈看到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人问他,立刻听得心花怒放,说道:“对啊,正是如此,我就是不做官。”说完,他感到有些蹊跷,追问道:“我不做官的事只是在卿大夫之间传诵,你从哪里听来的?” 那人一脸不屑的说:“嗨嗨,这事嘛。我是从邻家女嘴里听来的。” 田骈感觉不对劲,这人好像有意损我,听谁说不好,听一个邻居家的女孩说,随即把脸拉下来,问道:“你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我能有什么意思?我邻居家的女儿立志不嫁,可是年龄不到30岁生有7个孩子,不出嫁比出嫁更猛。” 田骈被气得脸红一阵白一阵,嘴唇哆哆嗦嗦,说:“咱们互不相识,你却用隐喻来戏弄我!” “你们稷下先生不都喜欢用隐喻吗?先生虽然没做官,俸禄高达千钟,一百个佣人供您使唤,说是不做官,比做官还富有呀!” 田骈被说的哑口无言,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争辩道:“我享受的俸禄千钟,是齐王善待我们这些稷下学士,不治而议论,正好符合我不做官的要求啊。”
25、即墨大夫遭谗言 阿城大夫被烹煮
威王派出的巡视大臣来到即墨,田野里到处都有劳作的百姓,庄稼绿油油长势喜人;民居错落有致,呈现一片太平景象。 巡视大臣来到一村口,见有一群正在街头晒太阳的老百姓,凑过去问:“请问各位长者,你们认识即墨的大夫吗?” “你问的是他啊,这个大夫我们都认的。” “既然认的,我想你们打听个事儿。你们的大夫这个人怎么样啊?” 百姓:“这是个好大夫啊,他经常到乡下访贫问苦,也不搜刮民脂民膏,是个好大夫啊。” “这么说来,他比原来的大夫要好啊。” “可不是嘛,别说原来的大夫,就是相邻地界的大夫,谁也没他好。” 巡视大臣:“看来你们这儿的百姓,对现在的大夫很满意喽。” “这样的好官天底下难找,我们都感激他啊。” 另一组巡视大臣来到阿城看到,田地荒芜无人耕种,无家可归人员流落街头。 巡视大臣问百姓:“你们衣食无着,你们的大夫难道不知道吗?” 百姓:“他哪管我们的死活,只知道自己吃喝玩乐,变着法儿搜刮百姓。” 巡视大臣:“难道你们就不会举报他吗?” “举报?他们官官相护,有敢说个不字的就会被打个腿断胳膊断,这种大夫就是千刀万剐也不解恨!” 两组巡视大臣回到齐都,将即墨和阿城的巡视情况,汇报给威王,把看到、听到的情况如实禀报。 威王感到非常奇怪,平时总有人在他面前说即墨大夫的坏话和阿城大夫的好话,怎么巡视组反馈回来的情况,与传说中的不一样呢? “你们说的都是实情吗?”威王问。 “王上,我们怎敢糊弄您呢,巡视的情况的确是这样,若有半点水分,甘愿受罚。” “如此说来,不整顿一下官吏是不行了。速传阿城大夫和即墨大夫入朝。” 谒者打马传令后,即墨大夫先到,朝见威王。 威王一句话都不说,旁边的众大臣都很惊讶,不明白是什么原因。 过了一会儿阿城大夫也到了,威王就让两旁站立的大臣评论他俩的政绩,以行赏罚。 有的大臣心想:这阿城大夫今天肯定会受到重赏,即墨大夫将要大祸临头了。 众文武百官正在议论,威王对即墨大夫说:“自从你当了即墨的地方官,我只听到别人对你的批评,说你治理得不好,能力很差。我就派人去即墨调查,看实际的情况到底怎样,他们说的是对还是错。结果调查的人回来对我说,即墨田地都得到了开垦,人民的生活非常富裕,官员的也很清廉,呈现一片太平的景象。只是因为你不肯谄媚于我身边的人,才让他们在我耳边说尽了你的坏话,现在事情很明白,你才是贤德的臣子,是尽心尽力为百姓、国家做事的人。”说完,便传令赠与即墨大夫万家之邑。 威王在说这些话时,阿城大夫已经被吓的瑟瑟发抖,想溜又溜不掉,真个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恨不得找个老鼠洞钻进去。 众大臣在一旁也看出了端倪,但谁都不说话。只听威王对阿城大夫说:“你听着,自从你当了阿城的地方官以后,我经常听到别人在我面前赞扬你,说你如何如何有能力,地方治理得如何如何好。于是我派人去调查阿城的情况,去的人只见阿城田地荒芜,人民挨饿受冻,百姓对地方的官员意见很大。不久前,赵国的军队骚扰边境,你却坐视不救。然而,你却花重金贿赂我身边的人,让他们在我耳边说你的好话,好接着升官发财。什么叫贪官污吏?贪官污吏就是你这副模样!” 阿城大夫吓得面如土色,磕头谢罪,表示愿意悔过。 看到他磕头如捣蒜的样子,威王更加生气了,目光紧盯着他,眼中放出怒火,火苗在他面前闪动,此刻他想到了被周王烹煮的齐哀公,为了杀鸡儆猴,自言自语道:这不失为一个好措施。 威王指着身边的几个大力士说:“你们,去把那个大鼎搬过来。” “王上,大鼎搬过来了。” “将鼎中添满水。” “王上,水添满了。” 威王看了一圈周围的人,问:“你们认为还缺点什么?” 所有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再去弄些干柴来。” “王上,干柴弄来了。” “燃着,把鼎里的水烧开。” 这时候,有的人不明白威王到底要做什么,有的人已经看透了,在悄声嘀咕着。 点燃木柴在熊熊燃烧,不一会儿的工夫,水就烧得滚开。 威王命左右道:“将阿城大夫捆起来投入鼎中。往后哪个不好好治理郡邑,他就是下场!” 阿城大夫被煮的鬼哭狼嚎,撕心裂肺。 威王又对平常赞誉阿城大夫、诋毁即墨大夫的那些大臣们说:“你们在我的左右,我当你们是我的耳目,寄希望于你们说实话。谁知你们私下却收取贿赂、颠倒是非来欺骗我,要你们还有什么用?” 此刻跪倒一片大臣,哀声求饶:“大王我们今后再也不敢了,赦免了我们吧。” “你们认为还有今后吗?都和阿城大夫一样下锅煮了!” 有些大臣见此情景,一个个浑身打颤,吓得面如土色。 威王对着大臣们一挥手道:“这些你们都看到了吧?本王不要昏庸官员,谁要是在任上不作为,这就是例子,必须杀无赦!” “王上,阿城大夫不体恤民众罪有应得,我等将尽心竭力,为国为民,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好,这样不仅仅是你们这些人我要重用,寡人还要重用哪些不治而议论的稷下学子们呢。”
26、卧龙河畔黔娄子 太祝之女施良娣
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 杜山脚下,卧龙河畔。田园中,一对夫妻在耕种。 丈夫叫黔娄,求学于稷下学府,妻子叫施良娣,贵族出身,知书达理,其父是为帝王家掌管祭祀鬼神的“太祝”,自从变成平民庐中的黔娄夫人,脱下绮罗换布衣,洗尽铅华插荆钗,晨兴理荒废,带月荷锄归,且挟其家学,于枕畔私语桑荫闲话中,不断把阴阳相感、天人合一的道理灌输给丈夫,认为天地间先有阴阳,有阴阳则有感应,有感应则有变化,有变化再有感应,如此循环往复变化无穷。 他们穿的是自己纺织并缝纫的衣服,吃的是自己种植的五谷及菜蔬。夫唱妇随,情好无间,看花开花落,听鸟语声喧,风过林梢,月上蕉窗,过着与世无争的幸福生活。 一天,鲁国国君派来使者,对黔娄说:“黔娄先生,我是鲁国来的使者。” 黔娄上下打量着来人问:“鲁国来的使者?到我这寒舍有何贵干?” 使者:“不瞒您说,我们国君知你满腹经纶,特派我来请你出山,出任鲁国的相国,并赐给你粟三千钟的俸禄。” 黔娄看着来人,说:“我乃卑微之人,无甚能耐。请你汇报鲁国国君,对他的好意我领情了,无奈我只恋荒野,对于治国理政还是另请高明吧。” 来人悻悻离去。 威王听说了黔娄的事,对相国说:“他不去鲁国,就是想为我们齐国谋事,你去把黔娄请来,我要见见此人。” 相国:“听说黔娄性格怪异,对出相入仕不感兴趣。” 威王:“那是他没有遇到明主,你就说是寡人邀请他,看他来不来。” 相国到黔娄住处时,只见施良娣正在侍弄菜园,他拱手道:“夫人您好。” 施良娣:“先生您是从哪里来的?” “我奉齐王之命,来请黔娄先生。” “您来得不巧,这段时日他去了历山讲学,啥时回来还不一定呢。” 相国环顾了一下四周说:“你们在这乡下日子过得很艰苦吧?” 施良娣:“我们过惯了清贫日子,倒不觉得苦和累。” “那就不打扰了,黔娄先生什么时候回来,你告诉他我来过。” “好的,我一定相告。” 过了些时日,威王忽然想起了请黔娄的事,问:“那个黔娄怎么没来见我啊?” 相国无奈地说:“前些日子我去请他的时候,他夫人说他到了历山讲学去了,啥时回来不一定。” “哦,你再去一趟,看看他回来没有。” “估计也该回来了,臣这就去看看。” 田园里黔娄夫妻在耕种,见相国到来,施良娣连忙说:“这就是前些日子来找你的那位大人。” 黔娄:“有什么事有劳您屡临寒舍?” “是这样啊,齐王听说了您的事情,派臣下来请您去为国效力。” “老朽不才,怎敢烦劳齐王,再说为国效力不仅仅在庙堂,在田园也照样能为国效力不是?” “先生高才,如我请不动,那只有让齐王来请您了?” “我乐于乡野生活,是一生的追求,不羡慕别人,大人你就请回吧。” 相国遭到推辞,只得实话相禀于威王,“看来这人真是痼癖,隔天我看看这个刺儿头能不能搬动。”威王说。 这日威王备下重金,为了表示对黔娄的尊重,他远远就下马,徒步来到黔娄住处,看到家贫如洗,真乃穷困潦倒一书生。 见到黔娄说:“黔娄先生,你是齐国人,鲁国请你做官你不去,这可以理解。现在我亲自来请你,聘你为卿,和你哥哥黔夫一文一武为齐国效力,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黔娄深鞠一躬,对威王道:“我哥哥黔夫可以驰骋疆场,黔娄不才,对大王的邀请深感不安,我是一个自食其力之人,嗟来之食万万不可享用。” 见说动不了黔娄,威王又说:“那好吧,你可以在此安贫守贱,好在距王城很近,若国家遇有重大事情或外敌来犯,我会时常来向你请教。” “我一个乡野之人,鼠目寸光,怎谈得上请教二字。” “听说你著述颇丰,能否让寡人先睹为快?” “若大王想看,请随我来。”黔娄说完,引威王猫腰进屋,在桌案上摊开一卷竹简,说:“这一部目的是阐扬法理,由伏羲氏凭天降河图神龟显示八卦之数,而研究天地生成的道理,重在从天地运行的气教,来求得宇宙变化的理教。” 威王“哦”一声,缓缓展阅一番,皱着眉头说:“道理太深奥,寡人越看越糊涂。”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先天而生其性,后天而成其质,从无形而生有形,为一切事物生成演化的步骤。天地之间先有阴阳,有阴阳则再有感应,有感应则有变化,有变化再有感应,如此循环激荡,变化无穷,以此洞悉古今万事万物生克辅消之道。” 威王不解地问:“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处呢?” “常的无定便是变,变的有定就是常,从小处说既可验证人的变态心理,更可验证人的常态行为。从大处说又可以预知和验证一个国家的兴替。” “你可以自话自说。依我看道亦无道,不过是反反复复咀嚼别人的饭渣儿罢了。” 听到这话,黔娄咽了一口唾沫,不再作声,看着威王一行人离开。 黄昏时分,施良娣忙活着做饭,对黔娄说:“你来添着柴火,我去洗点菜。” 灶火映红了黔娄消瘦的面庞,也映出威王说话的情景,他忽然站起,将竹简抱来,一片一片填进炉火里。 施良娣洗完菜回来,听见炉火发出的“噼噼啪啪”声音,问:“你烧的是什么?” 黔娄不出声,继续不停拆着竹简往火里填。 施良娣大惊:“这是你半辈子的心血,怎么就烧了?” 黔娄:“齐王说这是别人掉的饭渣儿,要它何用?” 施良娣舀起一瓢水,将灶火浇灭,把残缺不全的竹片抢出来一些。 后来,黔娄死了。他的生前好友、曾参的孙子曾西前来吊唁,看到黔娄的遗体停放在窗下,用砖坯当枕头,炕上铺的是禾杆柴草,寿衣还是穿的破絮袍子,遮盖遗体的被子太短,不能覆盖全身。不禁为之心酸,说:“把布斜过来盖,就可以盖住黔娄先生的全身了。” 施良娣急忙劝阻说:“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 先生生而不斜,死而斜之,这会违背先生的生前意愿的。” 曾参说:“夫人说得很有道理。” 他忍住悲痛,问施良娣说:“先生之终,何以为谥?” 曾参一问这话,施良娣立即回答:“以康为谥。” 曾参大惑不解问道:“先生在时,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死则手足不能覆盖,棺旁也没有祭祖酒肉,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深,何乐于此而谥为康乎!” 施良娣正色道:“先生生前,鲁国国君要任他为相,但他辞而不为;齐国国君欲聘为卿,他同样辞而不受,这算是有余贵吧?鲁国国君曾赐很多米粟给他,齐国国君也屡次要予以报酬,他都辞而不受,这算是有余富吧?他愿与天地人间共甘苦,宁愿做平民百姓;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些全是为了仁义,以康为谥,谁能说不合适呢?!” 曾参听后连声赞叹说:“正因为有黔娄这样的先生,才有像黔娄妻这样的好夫人啊!” 威王亲自前来吊唁,说:“黔娄先生作为稷下学堂不治而议论的大夫,生前身后都值得人敬仰啊。”
27、坐怀不乱柳下季 变更旗帜破秦军
公元前323年秦国借道魏韩向齐国展开军事行动,先是越过韩、魏、卫三国,佯攻大野泽左岸的阳晋要道,突然从阳晋南下至齐国西南重镇亢父,这里道路险恶,秦军想出其不意,从这里北上绕过右壤直插齐国的南阳腹地。这时威王任命从魏国来齐的匡章为将,率领齐军前去迎战。 秦军行至齐宋边界处的桑丘,和匡章率领的齐军主力相遇,齐、秦两军对垒扎营。 秦军将领为了严明军纪,也为拉拢齐地人心,故下令:“有谁敢在距离柳下季坟墓五十步内的地方打柴的,便判死罪,绝不宽恕。” 有兵士问:“柳下季是干什么的?” 秦将:“他啊,曾做过鲁国大夫,还做过掌管监狱的小官,后来弃官归隐居于柳下,柳下季坐怀不乱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 古时候这里有一片茂密的柳林,有一个深秋的夜晚,柳下季路过柳林时,忽遇倾盆大雨。他急忙躲到一个破庙里避雨。恰在这时,一年轻女子也到此避雨,与他相对而坐。半夜时分,年轻女子被冻醒,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怀中,以温身驱寒。 柳下季急忙推辞:“万万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处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怀,更是有伤风化。” 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圣贤,品德高尚,小女子虽坐在怀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无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柳下季再无推托之词,只好让女子坐到自己怀中。如注暴雨,一夜未停。柳下惠怀抱女子,闭目塞听,丝纹不动,漫漫长夜竟不知温香在怀。 天明,雨过天晴,得恩于柳下季的女子不胜感激地说:“人言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虚传。” 同时,秦将为了激励士气,还下令悬赏“有谁能得到齐王首级的,封万户侯,赏赐二万两黄金。” 由于秦军是孤军深入,又必须顾及到后方,惟恐韩、魏二国在后图谋。所以秦军只是虚张声势威胁向齐出兵,实际上却犹疑不定不敢进攻。 匡章分析了目前的状况,认为秦军是欲进不得、欲退不能的矛盾心理,在开战前夕,让双方使者多次互相来往,战场上却不动声色。在这个时候,匡章借机变更了部分齐军的旗帜标记,混杂到秦军当中,等待配合齐国的主攻部队破敌。 这期间,齐王宫内的大臣对威王说:“王上,匡章一个外来之人,现在重兵在手,估计有降秦的嫌疑呢。” 威王:“岂不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 “事虽是这么个理,可听说匡章在前方犹豫不决,还变更了我军的旗帜标记,下一步就很难说了。” “你们这些人啊,总是不往好处想,就晓得怀疑这个怀疑那个。若对前方的将士产生不信任,这仗怎么打?你们没有不二之心,能去前方杀敌吗?” 威王的一席话,说的大臣们个个哑口无言。 不久之后,匡章的战术大获成功,秦军被混进军营的齐军士兵和匡章的大部队内外夹攻,原本战意就不甚坚决的秦军一触即溃。
28、田婴诡计献玉珥 太子终归田辟疆
战胜了秦军是个好消息,同时,王宫中也传出一个坏消息,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威王的王后因病去世,宫中还有十个妃子深得宠爱,大家猜不准哪一个将要被立为新王后,一旦说错势必得罪新王后。 最小的儿子田婴耍了个诡计,他想了个办法来辨别。 这日,田婴捧着礼物对威王说:“父王,为了表示孩儿对后宫长辈们的孝敬,我让人制作十双玉珥献上。” 威王看着献上的金瓒玉珥,望一眼田婴道:“哦呵呵,婴儿长大了,知道孝敬长辈了,很好很好。父王收下,等有时间我分给她们。” “这是做孩儿的应当之该。” 这十双玉珥,其中一双特别精美,田婴的小算盘是,观察谁佩戴着那双漂亮别致的玉珥,就劝父王立谁为王后,谁当太子就会一目了然。 “孩儿还有一条建议。” “只要是好的建议,父王一定采纳,你说吧。” “父王您要亲自审查终岁之计。” “孩儿说的极是,一年来全国的财政收支状况,我要审查一下哪里有纰漏,你去准备吧。” 过日,田婴让齐国的五官——司徒、司空、司马、司士、司寇抱来一大堆竹简材料,大大小小所有的账目和凭证,搬进宫来逐一念,逐一对照让威王听。 有些部门在使用经费上不乏作弊者,官吏们趁威王打瞌睡,抽刀悄悄削掉凭证上的结算数据,这一切田婴都看在眼里。 没听五天,威王就厌烦了,说:“你出的这个主意是不错,不过我还要处理其他的国家大事,你想累死我吗?” “孩儿怎敢!这一切都是出于公心。” “父王知道你是为了国家好,可我一大把年纪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这样吧,财政这一块儿由你来代替全权处理吧。” 听到这句话,田婴不露声色,心中暗暗高兴。一旦大权在握、精明狡诈的田婴岂能不觊觎齐国王位?而威王立的太子却是哥哥田辟疆。 田婴的一位叫齐貌辩门客道:“太子相貌不仁,过颐豕视,定会背叛您,早点想办法搞掉他。” 齐貌辩的意思是说,田辟疆方面大脸,胖得从脑后可以看到大脸腮,也可说满脸福相。这倒不妨,关键是“豕视”,像猪眼一样看东西。猪眼什么样?朦朦胧胧,不时偷偷看两侧的东西。这种人表面看糊涂,而内心自有主张,精明得很。“不仁”即不讲仁义,不讲道德,唯利是图,不容易对付、难侍候。 田婴佯装怒相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你只是一个门客而已,怎么敢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关系?” “不是我故意挑拨,现在田辟疆是太子,他还和你兄弟好、好兄弟,一朝成了大王,很难说你不会遭遇杀身之祸。” “怎么可能呢,他下得去手?” “最是无情帝王家,不信走着瞧。” 威王到了一把年纪,自知是该立太子的时候了,他权衡来权衡去,决定立辟彊为太子。 宠妃卫姬得知后,觉得自己的儿子田婴才应该立为太子,便趁着威王宠幸的时候,说:“大王啊,辟彊这个太子可不怎么够格啊。” “哪里不够格?你说说让寡人听听。” 威王也知道卫姬不满,但太子只能立一个,这样问她。 卫姬理了理发髻,不紧不慢说:“你不觉得他是个好大喜功的人吗?” “好大喜功这是自幼养成的,辟彊自小养尊处优,没经历过大风大浪,公子哥的习气沾染了不少。再说了,碌碌之辈是成不了大事的。” “这些我明白,妾又不是小肚鸡肠的人。” “你是寡人的爱姬,王宫里的事就是这么剪不断理还乱。” “其实啊,我也没别的意思。这个辟彊啊高傲的很,不是我说他,他见了我都爱答不理呢。” “哈呵,王宫里这些事儿都是司空见惯的,各位公子之间,生母都是看着自己的孩子好。”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辟彊与别的公子比起来,当太子不合适,我是怕你百年之后,他能否继承你的王业。” “这是没法子的事,立长不立幼的规矩,注定了就是要立辟彊为太子,要不然我早就该立咱们的孩儿当太子了。” “王上,你就不能想个别的办法?” “别的办法我是无能为力了,目前只有听之任之。” 两人的这番对话,被侍人听了个完完全全。 卫姬瞪了一眼侍人,问:“我们说的话你都听到了?” 侍人一弓腰道:“夫人,我什么也没听到。” 卫姬:“王宫的规矩你是知道的,你若透漏出半点消息…… 侍人:“小人明白。” 公元前320年,王宫内所有人的衣着以白色面料镶于袖口、衣襟侧边和裳的下边,正准备为威王举办葬礼。这个称雄一世的齐王去世,其子田辟彊即位,是为齐宣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