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大地 于 2019-7-18 12:49 编辑
今日高青人
张店 大地
小时候,就常听人们说,“高苑人很穷。推车掉“耳子”!”高苑,就是现在的高青。“耳子”又是什么呢?其实,“耳子‘是很久以前的独轮木车上的装卸工具。那时的农民,推着沉重的木车,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挥洒着日月,面朝黄土背朝天,苦苦地打拼!硬是从盐碱地里掏出了被苦涩虐待下的,不起眼的大豆,高粱,棉花。
黄河母亲,毅然牵着这些儿女们的手,艰难的向前走,不知道走了多少个严寒暑秋,终于走到了今天!
2019年6月13日,恰至入伏。天气,晴间多云。微风拂面,不算很热。我们十几个人乘坐一辆中巴,经过一个多小时,就到了目的地高青。一下车,我们就被这里的风景诱惑了。笔直的公路两旁,被绿树成荫覆盖的是一条繁华的街道;高楼耸起,商业琳琅。时而看见水灵灵的西红柿和圆圆的西瓜摊,煞是馋人。还听到有人在一辆慢行的汽车上叫喊:“卖新鲜牛奶了,三元钱一斤!”看,这牛奶也这么便宜。很想去买,但是,是集体活动,就不那么自由了。
上午10点,我们跟随花东村崔书记到他的食用菌培养基地采风。
花东村,是由花一,花二,花三,三个村合并在一起的。一条不很宽敞的马路贯穿于村间,长约一公里。一进村就眺望到这片土地上,绿油油的玉米,西红柿,西瓜等各类蔬菜园。所以,高青现在已是淄博市唯一的蔬菜基地了。进村的路上我在想,高青原来的盐碱地都去哪儿了!就连小路旁边的野菜小草都那么肥壮,鲜绿。我顺手拔了一棵曲曲芽闻了闻,好像又找回了我童年时代泥土的芬芳。一路上不知闻了多少次,还舍不得扔掉。
当我们走到花二村时,看到有几位老人坐在房前的荫凉里乘凉。看他们,都很安详的样子,我很想和他们聊聊天。更想知道高青人的昨天和今日。我站在那里只是微笑着寻找话题,不知从何说起,只好把手里的曲曲芽给他们看,问他们这是什么菜?大家都说这是曲曲芽。我心中暗喜。总算‘引爆成功!
不一会,马路上一位骑三轮机动车的中年男子停下车,顺便从他车上拿了马扎子坐在了我们旁边。看来,他是来凑热闹的。这时,老村长回头拿了马扎子递给我。我还没来得及坐下,又来了一位中年妇女,她始终站着,她大概想听我们说什么。我告诉他们,我们这次来’就是想知道花东村崔书记是怎么领导大伙富起来的。
这时,那位白发苍苍,满脸沧桑的老书记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他从十六岁干书记,历经深翻土地,整治盐碱,改良土壤种庄稼。只要把土质改好了,咱有黄河水资源,还怕啥啊!’他说的津津乐道。恰好,坐在他旁边的正是第二任书记。他是个比较健谈的人。他点上一支香烟,微笑着说的第一句话,‘咱高青人不傻啊,穷则思变呢!光靠种粮食能富起来吗?种粮食有饭吃,没问题。要想富,修公路!所以,咱高青人在八十年代,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又大胆尝试着引进各种蔬菜水果,水稻’等农作物,几年的时间,人们穿的,吃的,住的,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这时,我伸出拇指表示称赞,也打断了他的谈话。我说:“你们就是高青人的代表,你们为高青的发展所做出的努力,功不可没啊!”老书记又接上话茬,“俺这帮人老了。你看看俺现在的小青年崔书记,甭看他闷闷地不作声,那才是一肚子本事呢!正天走南闯北,忙的马不停蹄。你知道他忙啥?他对有粮食,有菜,有衣穿,有钱花的生活,并不满足。他想叫俺全村乃至全县都富起来!小崔说,一个人富起来不算本事,大家都富起来才是不忘初心。所以,他当书记俺很放心。他利用自己的地盖起了实验室。请来了专家,从安徽引进了多种菌菇培植技术,很成功啊!”他不由自主地伸出拇指!
这在这个时候,发言有点失控了,有人说,崔书记不忘全村老百姓,过年过节都要发红包,发大礼包。全村人都吃上了上等的菌菇菜。还有人喊着,菌菇成功,全淄博市都跟着沾光!我一看腕表,一个多小时了。我要去找大部队去了。随之,我站起来作了一个总结性的发言:“咱高青人不愧是黄河的子孙,紧跟时代的步伐!勇往直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