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赶牛山》作为淄博小调的代表曲目,能充分体现出淄博小调的音乐与艺术特点。第一部分是对《赶牛山》背景与民俗的说明,即牛山庙会的概况;第二、三部分是对《赶牛山》及淄博小调音乐特征的总结;第四部分是对淄博小调艺术文化特色的简要说明。作者试图通过本文的分析,引起其他研究者对于淄博小调及淄博民歌的重视。
【关键词】:《赶牛山》;淄博小调;音乐特点;文化艺术
一、《赶牛山》背景及民俗说明
听过《赶牛山》这首淄博小调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疑问:赶牛山是什么活动?人们为什么要赶牛山?
“赶牛山”指牛山庙会,它形成于明后期,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相传牛山庙会为当地人为祭奠管仲而流传下来的习俗,每逢三月三、九月九,人们春耕和秋收后,都来牛山庙会买卖货物、欣赏文艺表演、祭拜神灵、观赏美景。牛山庙会一般持续3天,附近青州、广饶等地的客商、游人聚集到山下,场面十分热闹。到了现代,牛山庙会的规模也渐渐扩大,除了原有的项目之外,各种体育比赛、民间杂耍等也加入其中,时间增加到6天。“赶牛山”便成了当地贸易、娱乐、祭祀为主的民间活动,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1979年举办的“山东省民族民间唱法会演”中,著名歌唱家彭丽媛以《赶牛山》获得全省大奖,而《赶牛山》一经唱响成为各类演出的保留曲目。
二、《赶牛山》音乐分析
全曲共22小节,4乐句,第一句1-4小节,第二句5-12小节,第三句13-17小节,第四句18-22小节。从音乐材料上看,第一乐句是新材料,2乐节,第二乐句较长大,3乐节,第三乐句与第一乐句节奏相似,但音调是新材料。第四句与第二乐句为变化重复关系,起到稳定作用。从这一点上看,此曲结构为上下句对应性的四句体乐段。
在调式上,采用加变徵的六声徵调式,落音分别为商、徵、商、徵。旋律以曲折级进为主,音型多为密集型,为一字一音或两字一音。
衬词的使用是本曲的一大特征,用快速的“溜”字表达出欢快活泼的情绪。另外,半音、变徵、变商的使用,加强了乐句的不稳定感,使得音乐不断向前发展。
《赶牛山》以2/4拍贯穿全曲,对表现乐曲风格有重要作用,中间并无节拍的改变。本曲多用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前十六后八节奏型,形成了长平短型、平长短型节奏,既可以取得内部的平衡,又具有良好地推动性。
三、淄博小调音乐特征分析
淄博民歌的主要体裁是小调,通过以上对《赶牛山》的分析,可以管窥淄博小调的音乐特征。
(一)调式音阶特点
淄博小调调式以徵调式居多,其次是宫调式,其他调式较少。如《赶牛山》、《打秋千》、《努力生产多打粮》等也都是徵调式,虽然有的民歌有向宫、商调式游移的倾向,但徵调式色彩并未改变。
音阶以六声、七声音阶为主。《赶牛山》就是运用加入变徵的六声调式创作而成,另外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其他的变化音以丰富表现力,六声、七声音阶的运用使得淄博小调听起来自然、亲切、流畅。
(二)节奏节拍特点
由于淄博小调有自娱或娱人的功能,所以不像山歌、号子节奏节拍有易变性。另外由于淄博小调受到历代民间艺人的加工,所以节拍一般比较规整,如《赶牛山》全曲贯穿2/4拍,并无其他节拍转换。节奏型组合形式也种类繁多,有长短型、短长型、长平短、平长短等结合类型。长平短、平长短运用较频繁,在《鸳鸯扣》等民歌中也可以见到,这与淄博方言的节奏、顿逗等因素是分不开的,直接在淄博小调中反映出来。
(三)旋法特点
淄博小调的旋律进行多以级进为主,跳进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旋律的地域性色彩。小调内容多为表现城市或农村人们的日常生活,而级进的旋律正为其表现力的扩大提供支持。淄博地处虽我国北方地区,但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旋律的进行也就多倾向于级进和小跳进。
四、从《赶牛山》看淄博小调的文化艺术特点
(一)多表现豪放、豪爽的性格,表达方式直接、质朴
《赶牛山》表现的是姐妹二人去赶牛山庙会的场景,“淄河滩里长流水,孟良山上艳阳天”对于天气的描写毫不掩饰的体现出二人愉悦的心情,而且在用词、描写方式给人一种大气、豪爽、爽快的感觉。另外,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和传承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直接、质朴、实在的表现方式。
(二)可塑性强,不拘泥于具体的时空
可塑性强主要体现在旋律与歌词的配合上。歌词可即兴编创或随时变化。《赶牛山》经过现代文艺工作者的加工改编,既描绘了现在牛山庙会的繁荣景象,又可以与原曲调的风格、气质完全吻合。
(三)语言、音调风趣生动,表现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淄博小调的语言和音调都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如《老汉唱个四季歌》中,就用风趣幽默的日常语言把农村的生活描写的非常到位;《哎呦烦》也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裹脚女子的心声。
五、结语
通过以上《赶牛山》的音乐、艺术文化分析,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淄博小调,了解淄博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淄博人民热爱家乡,朴实开朗的性格特点。相信随着淄博小调进一步的整理发掘,一定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邵杰.王砚平.赶牛山[J].百科知识,2008,2.
[2]江明惇.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张小月.淄博小调的特征及其影响[D].青岛大学,2013,6.
文/袁亚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