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
文学云作家报淄博词典
淄博词典天空之城云朵儿云朵儿
查看: 8768|回复: 0

如何演绎《赶牛山》

[复制链接]

37

主题

5

回帖

996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996
发表于 2017-1-21 22: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学习民族声乐,必然要演唱及研究中国各地方民歌。《赶牛山》是山东淄博地区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歌之一,也是学习地方民歌过程中的必唱曲目。《赶牛山》在音乐艺术形式、唱腔、唱词等许多方面都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本文通过对《赶牛山》的背景、音乐特色、演唱风格这三方面的分析来展现淄博民歌的魅力,发扬山东民歌的优良传统,从而促进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演绎;《赶牛山》
  一、《赶牛山》的背景
  山东民歌《赶牛山》流传于鲁中的淄川一带。“赶牛山”是指牛山庙会,它起源并发展于齐国故都临淄,著名的牛山庙会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农历三月三、九月九,人们春耕和秋收后,都来牛山庙会买卖货物、欣赏文艺表演、祭拜神灵、观赏美景。到了现代,牛山庙会的规模也渐渐扩大,成了当地贸易、娱乐、祭祀为主的民间活动。
  1979年曾举办的“山东省民族民间唱法会演”中,著名歌唱家彭丽媛以《赶牛山》获得全省大奖,这首作品一经唱响便成为各类演出的保留曲目。这首歌以春季为背景。春天来临之际,和风拂面,万物复苏,绿草苍苍,流水潺潺,是出游的大好时光。年轻的人们,相邀结伴踏青而来,这种愉悦轻松的感觉,为这首歌曲的演绎做了铺垫。
  二、《赶牛山》的音乐特征
  1.曲调特征
  淄博小调的调式以徵调式居多,其次是宫调式,其他调式较少。音阶以六声、七声音阶为主。《赶牛山》就是运用加入变徵的六声调式创作而成,另外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其他的变化音以丰富表现力,六声、七声音阶的运用使得淄博小调听起来自然、亲切、流畅。
  在调式上,《赶牛山》是G商(加入变徵)六声民族调式,采用加变徵的六声徵调式,其落音分别为商、徵、商、徵。纵观全曲,歌曲旋律以三度以内的曲折级进为主,音型多为密集型,为一字一音或两字一音。曲风速度较快、节奏紧凑、曲调进行流畅、情绪欢快。
  在曲式上,《赶牛山》为单一分节歌,全曲分为5个乐句。在乐曲中,第一乐句是呈示性乐句,用来标明乐旨、引出主题;第二、三乐句展开陈述,结束于半终止;第四乐句运用一个“流”字衬句把全曲推向高潮,好像引出一个新材料,使原来已熟的旋律增添了几分新鲜感,音乐有了更大变化,让人们耳目一新,使乐曲更加丰富、有层次感;第五乐句则是对第三乐句的重复,使乐曲进入平静结束。
  2.歌词及衬词特征
  《赶牛山》表现的场景是姐妹二人去赶牛山庙会,“淄河滩里长流水,孟良山上艳阳天”对于天气的描写毫不掩饰的传达出二人愉悦的心情,同时在用词、描写方式上给人一种大气、豪爽、爽快的感觉。全曲的歌词共三段,每段三句,充满自然纯朴的乡土气息。
  本曲的一大特征体现在衬词的使用上。在第四乐句中,用过渡性质的衬词“流”字表现出小溪水流动与跳跃的景象以及姑娘们欢快活泼的情绪。另外,半音、变徵、变商的使用,加强了乐句的不稳定感,使得音乐不断向前发展,把歌曲推向高潮。
  3.节奏特征
  《赶牛山》以2/4拍贯穿全曲,对表现乐曲风格有重要作用,中间并无节拍的改变。本曲多用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前十六后八节奏型,形成了长平短型、平长短型节奏,既可以取得内部的平衡,又具有良好地推动性。
  三、《赶牛山》演唱风格
  1.《赶牛山》的艺术处理
  如果说“语言是歌曲的载体”,那么“方言则是民歌的载体”。民歌《赶牛山》开始就落在高音A上,首句的第一小节“年年”利用方言的语音特色,“淄河”一词普通话发音是“zi he”,采用淄博方言语音发音则为“zhi he”,色彩浓重,山东韵味十足,充分体现当地人个性的朴实憨厚;乐曲中巧妙运用儿化音,“赶牛山”演唱为“赶牛儿山儿”。儿化音能够更好的表达歌曲的内容,更能体现出歌曲的地方色彩。
  演唱好这首歌,既要抒情、优美、流畅,又要有一定的爽朗、豪放;要唱出细腻的情感,也要唱出豪放的气质。这首歌比较适合有一定声乐基础的中等程度的学生演唱。
  2.不同版本的演绎
  山东歌手刘金华,在演唱第三段歌词时,开始就放慢速度,唱得连贯、圆滑;第三小节用轻巧的跳音,弱起、渐强、渐快;第五小节恢复原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歌唱家彭丽媛在演唱这首作品时,第二段歌词放慢速度,与第一段和第三段歌词的轻快形成对比,使整首作品在听觉上更加富有层次感。彭丽媛的演唱大大提高了《赶牛山》的传唱度与知名度。
  总之,对任何作品而言,不仅要具备夯实的声乐技术和对作品全面理解的能力,还要兼有风格性的准确把握,要认识到语言歌词特点与旋律节奏特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赶牛山》是山东淄博地区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民歌之一,也是学习地方民歌过程中的必唱曲目。以它为代表的山东民歌在长期的发展中,无论是在音乐艺术形式上,还是唱腔、唱词等诸多方面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念,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借鉴它独具魅力的艺术手法来丰富繁荣现今的音乐创作,发扬山东民歌的优良传统,促进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新局面。(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褚声虹《中国民间歌曲选》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8月
  [2]江明��《汉族民歌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3]宋玉顺《齐文化新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6月
  [4]付翠屏《古韵今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8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更多主题

作家报(鲁ICP备18040151号-9)|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作家论坛|报坛|网络作家网|网络作家网|网络作家网|作家报论坛 ( 鲁ICP备18040151号-9 )|网站地图

GMT+8, 2024-4-19 17:59 , Processed in 0.1091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