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家的“仁学”思想
张店杨玉勇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其“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论语》云: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仁为全德”,孔子“仁”的思想是中国儒学的基因。
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进行了创新性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仁政”学说。“性善论”是孟子在“四端说”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发展。“道性善,施仁政”是孟子“內圣外王”思想的体现,也表明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是“爱民”。
孟子之后,程颢对儒家“仁学”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了“仁为万物一体”和“仁为生生不息”的思想,标志着“仁”的哲学义与气象义的形成。
宋代大儒朱熹认为:“仁本生意,乃恻隐之心。”“仁”是礼智义信的本源,“生意”就是“仁”。“仁”不仅是人伦道德的本源,也是宇宙自然的本源。“人是天地之生气,于气观人。”仁体与仁气以理气一元,体用兼备的形态呈现出来,得到高度的统一。
王阳明的《大学问》为儒家仁学思想找到了经典理论依据。《大学》三纲领成为《大学问》的三问。“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仁根于天命之性,是自然灵昭不昧,是明德。那明明德的功夫是什么?就是王阳明的“致良知”。“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也就是说,明明德与亲民之间的关系是体用关系。“至善者,明德、亲民之极也”,至善是明德和亲民的最高准则。王阳明仁学思想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