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辽阔之海 于 2019-7-8 14:15 编辑
红嫂,我们的航标灯
高青 辽阔之海
在红五月的最后一天,随报社、融媒体亲们的大巴车一路南下,四小时左右的车程,到“红嫂革命纪念馆”所在地——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一行人,在三十多度的高温里,满怀激情,走进沂蒙山区。时下的沂蒙,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泉水丰盈,路边有兜酬时鲜水果、土特产品的乡民,更多游人本着这块块红色热土而来。
心怀好奇,追着导游走,总怕错过了最美好的故事。走进纪念馆,看着展室内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幕幕栩栩如生的人物、场景,听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一个个令人感动故事展现眼前。
同去的苏姐姐,偶尔在人群里抓着我问:你去哪儿了?怎么总是不见你?我莞尔一笑说给她:看见导游就找到俺。讲解员解说下,认识了沂蒙六姐妹,认识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大姐”李桂芳等等,每一个展馆没有高大上,只有朴实,温厚。石砌的墙,草盖的顶,一下把人带回到战争年代。沂蒙红嫂的背后,是千千万万沂蒙山的妇女。这是一个伟大的群体。村村户户的红嫂们,自觉的、长期的、默默地对党、对人民军队无私奉献。平常人做不到的,她们都做到了,救护伤员,不畏生死,不怕疲劳,没有羞涩,不带偏见,演绎着让人惊撼的真实版舍己救人。
在沂蒙红嫂原型明德英纪念馆里,听讲解员,一幅图版一幅图版讲解明德英乳汁救伤员时,泪水顺着脸颊留下来。
明德英,上世纪初出生,两岁时因病致哑。二十一岁,嫁给了既无土地,又无房屋、贫苦村民李开田。一个茅草窝棚架在了墓地边,便成了他们的家。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山东纵队中年仅十三岁的看护员彭小春和战友们按照上级命令,在反“扫荡”中一面救护伤员,一面掩护伤员突围转移。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庄新民与部队走散,身体多处被山石划伤,日军撒网搜捕。明德英在墓地里发现了奄奄一息的他,急于救治,又不敢去外面找水,急得团团,需要救,必须救,她灵机一动,在万分危急的刹那,她敞开胸怀,把自己的乳汁滴入小战士干裂的口中,一滴一滴,缓缓滴入,那是救命的乳汁啊,彭小春得救了。这些都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他伤口愈合后,含泪告别救命恩人,归队后踏上征途,重新投入到抗日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中。
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红嫂”遍沂蒙,明德英是代表之一。新中国建立后,她先后把儿子、女儿、孙子等送入子弟兵行列,骨子里满满的爱党爱军的沂蒙情。
战争年代,在硝烟弥漫的蒙山沂水,沂蒙人民在艰难困苦条件下自强不息,隐忍负重,无私奉献,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出现了许多明德英老人这样的“沂蒙红嫂”,建保育院,用自己门板在深深的冰水里架人桥,摊煎饼,做军鞋,抬担架,无一不做,只要部队需要,既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拦不住。
这是付出,这是奉献,这是一种精神。
我们都有过她们一样的青春年华,我们都有着超与她们的最好当下,在付出与回报中,我们是不是多了些顾虑少了些果敢?带着感动和震撼反思,危急时刻,我们能不能放下顾虑,救助病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是每一个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铭记着,思考着,这将是现代人的指南针,航标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