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大街北平 于 2019-8-16 08:16 编辑
听取蝉声一片
张店 大街北平
入伏天,正是蝉鸣最畅欢的季节。“流音绕丛藿,余响彻高轩。”那激荡响亮的蝉鸣给火热的夏天带来生机和喧闹,让夏热烈了许多。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个感觉:这几年蝉鸣似乎越来越少了。虽然也能随时随地的听到蝉的鸣唱,但那多是“独唱”与“小合唱”,那种群蝉争鸣,众蝉合唱的激昂和热烈,已很是稀奇了。这让夏天少了些许火热和激情。
蝉鸣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为所致的。每年的初夏之夜“蝉猴”破土出洞时,那林中树下到处是寻捉“蝉猴”的吃货们。在手电筒的照射下拉网般的寻找着那些毫无防备能力的“蝉猴”,每晚有难以计数的“蝉猴”成为“阶下囚”,最终成为人们的美食。
在自然界进化中,每个物种自有生存的规律和高招,否则便无法生存下来。“蝉猴”行动缓慢且无任何逃脱、反击本领,极易被天敌擒获。然而“蝉猴”是机智聪明的,它们选择了天黑夜深以后破土出洞,便可巧妙地避开了天敌。所以“蝉”才能生生不息。“蝉”的这种自然而生的防备功能,在人们还未发明手电筒之前,应该是极有成效的。然而当手电筒问世之后,且人们又有了充分的休闲时间和知道了“蝉猴”的美味之后,那“蝉猴”们便在劫难逃了。在人们每年不惜其力的大力“围剿”之下,绝大多数“蝉猴”成为人们囊中之物,只有少数幸运漏网,蜕变成蝉。然而,成“蝉”之后也是难逃厄运的。现在,市面上有了专业的粘粘杆,可伸缩,粘度大,粘起蝉来得心应手,特别是那些在雄性激素促激下求偶鸣叫的雄蝉,更是首当其冲,越是高歌、越易发现、越被粘获。“蝉”的自然生存规律,在人的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在热火朝天的盛夏,怎能少了蝉鸣的喧嚣?一个少了蝉鸣的夏伏天,一定是少了些许热烈的。
“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夏日,我去烟台居住,又听到了热烈激昂的蝉鸣高歌。
在山海龙城小区(牟平)的周边,有着几片茂密的杨树林。上百棵高矗入云的杨树,密密匝匝、遮天蔽日,成为“蝉”谈情说爱、交配产卵、生儿育女的最佳场所。为了赢的爱情、延续薪火,成千上百只的雄蝉聚集在这里,“吱----、吱----”“知----了、知----了”竭尽全力的引吭高歌,昼夜鸣唱,招引着雌蝉来约会。这情歌的大合唱,激荡高昂、声势嘹亮,给人们送来一曲又一曲欢快的情歌,为大自然增添了浓厚的情意。
“风高知响急,树近觉连声。”这高亢激昂的蝉鸣,吸引着我和妻子时时的来到这里,顿足于杨树林荫,沐浴着微微清风,吸允着淡淡幽香,聆听这热烈的情歌、爱情的欢唱,享受着这夏季独有的韵律,顿觉夏伏的炎热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一种恬静惬意的怡情也就涌上心中。
蝉的一生短暂而热烈。它的幼虫要在地下生存数年的时间,经过几次艰难的蜕变后,最终才破蛹成蝉。蝉,长鸣于炎热夏天,消失于秋风之刻。它们仅以树上的露水为食,在存活的短短几十天中,争分夺秒的“谈情说爱”,求偶寻对。在交配产卵后,便结束了它们短暂的生命。会鸣叫的蝉都是雄蝉,在它的腹基部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通过发音膜的振动而发出声音,雌蝉则不会鸣叫,俗称“哑巴蝉”。雄蝉每天叫个不停,主要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的。它们生命短暂,于是只争朝夕,昼夜的鸣叫。那只雄蝉叫的响亮与持久,它就会引起雌蝉的青睐,俘获雌蝉的芳心,得到交配的权力。所以雄蝉的鸣叫其实就是一场情歌的比拼和爱的竞争,是要竭尽全力、尽其所能、大胆放任、轰轰烈烈的。
蝉的一生,短暂、热烈、悲壮,深得人们的赞美与同情。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咏蝉的诗词,借物生情,感叹人生苦短。特别是当秋风来至,蝉鸣零落时,悲凉更是随之而来。“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秋来吟更苦,半咽半随风。”;“今朝蝉忽鸣,迁客若为情;便觉一年老,能令万感生。”----。其实万物都有其自身天成的生存规律,正是这些各自不同的生存方式才构成了世界的多姿多彩。我更欣赏用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感悟这大千世界。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就是一种乐观向上精神的体现。他从蝉鸣、蛙声中想到了稻花飘香,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恬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和丰收美景。我借题发挥仿之:“树高林茂鹊闹,夜深虫吟蝉鸣;生态和谐歌盛世,听取蝉声一片。”
这一片高歌的蝉声,不正是生态和谐、生活和美的体现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