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云止于水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想到三月三生态农场,不觉哼唱起一首歌谣,仿佛奔跑在田野上,看着风筝在天空自由自在飞翔,春风里,是草木蔓发的清香。
一转眼,车已缓缓停在高新区中埠镇,看水泥路的大街,纷纷赶往的人群,就从童年的“风筝”里跌落回现实。“赶黄河大集,看生态农场”,这是春天里的第一次采风,遇见久违的师长,他们从各地奔赴而来,彼此打过招呼,五六年不曾相见的光阴呼啸而去。
苗老师引领我们走进农场,满目的青翠之色,一扫室外的萧瑟,四面八方隐隐而来的清香,让每个人都为之一振。原来,四处都是芹菜,层层的花架之上,一盆盆芹菜舒展着翠绿的枝叶,叶片上闪烁着晶莹的露水,低处,大片大片的芹菜蔓延出无边无际的春光。漫步其中,泠泠的芹香如澡雪般,似要涤尽身心的疲倦。曾经去过青州的花市,各种花香氤氲在一起,熏得人欲醉,待久了,有窒息感。而此地,芹香又清又淡,低调而沉静,是原野上春水初生,春林初盛的淡然和深情。我们几个人,就慢慢穿行在碧绿里,轻轻地呼吸着,染了一身冷香,还未离开,竟已生出无尽留恋。
“这就是农场主,李广信,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下农场的情况。”远远听到,赶忙走过去看这农场的主人。这是一位朴实而神采奕奕的中年男子,他沉静的目光一边看高高低低的蔬菜,一边给我们介绍:“农场八年不用任何农药化肥,灭草剂,坚决不用养殖场的粪便(因为含有大量抗生素、雌激素和添加剂等),地里有蚯蚓,提高生态品质,用农场土,蔬菜口感好。屋里养三、四盆,随时掐一几根叶子也能吃,掰了以后可以继续生长,放面条一烫就可以吃,新鲜,慢生活。”说到这,他转身,指着后面墙上的一行字说:“食品安全才是幸福生活保障。养在花盆里,立体化,节约空间,还可以根据个人爱好,自由选择光线的阴阳。”
“您是怎么想到这样设计的?”有人问。他微笑起来,说:因为喜欢啊!”我看到他眼中的光亮,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讲话过程中,不断有电话打来。三月三农场开市,农场主很忙的啦。
“你们先去看看竹林,一会吃饭时再聊。”
去西边看竹林。“嘎嘎嘎”,忽闻鸭子叫声。果然,一个水塘中,几十只鹅鸭浮游水中,竟然还有一只绿头鸭。左边,一群鸡正在漫步,一座小小的木房子是为鸡窝吧?恍惚听到诗人吟唱:再一回头,只有我们三人缓步徐行,多数人隐入竹林,不见踪影。我们沿着竹篱围成的一个个小农场南行,篱边一丛嫩绿的植物吸引了我们,似是茼蒿,俯身采一把,竟然是艾蒿,初生的艾蒿又嫩又脆,全无浓烈的药香,咬一段,淡淡的清香弥散唇齿之间。恍然领悟:这片农场土地的妙处。若采一大把,切成段,加肉片炒出来,一定是无上美味。
“看,这是啥花?”随声音看去,竹排下一片葳蕤绿色,随风摇曳,小朵小朵的淡紫花朵如腾起的烟雾,在风里写满田园风情。“这是二月兰,也叫诸葛菜。”三个人蹲下来,对着晨光里的花朵拍了又拍。起身前行,哇,一群小猪正在竹林中,不过从前家养的猪仔那么大,却见一只跳上另一只猪的背,光天化日之下,欢爱一场,又跳下来慢悠悠闲逛了。不远处,两只小猪躺在竹影里酣睡;还有四五只初生不久的猪仔围在躺在地上的猪妈妈吃奶。如此自由的养殖农场!竹风细细,龙吟潇潇,阳光静好。想起小时候家里也养猪关在猪栏里,不见日光,猪有时尿了就势躺下,身上常常沾满污泥,喜欢在墙上蹭啊蹭啊。此处,这样干净,时间似乎真的停下来。人可以静静地躺在阳光里,晒着太阳,心无挂碍地睡一觉。
最妙的是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竹林,一座木板搭起来的桥曲曲折折穿行在竹影间。这就是李总所说的竹林营造出的生态环境。坐在桥上,捧一本书读,竹影清风,晨昏朝暮,可清心也。也可约三两知己,喝一壶刘伶醉,唱一曲《山鬼》,听一曲《广陵散》,醉了就在木板上,或者就到竹林中一躺,任潇潇竹影作画。后来听说,这竹林已栽了五年,最初是间隔五米,稀稀落落,当初村民还取笑之。却不知竹子生命力顽强,现在已疏密有致,藏几个人都看不见。雨后,笋生,湿漉漉的空气里,竹叶凝露,竹林里四处都是刚刚拱出地面的竹笋,割几根,切几片腊肉,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已吃到了山珍野味。若足够清雅,就在跟前,攒枯竹叶烧来吃,更是绝妙。《山家清供》写道:夏初,林笋盛时,扫叶就竹边煨熟,其味甚鲜,名曰“傍林鲜”。
正边走边做着白日梦,忽听笑声暄暄,是珠帘老师他们在拍照,人借竹之清逸,拍出来的照片更添一段风情。俯身看远处一片青绿,或许其中就藏着竹林七贤吧?“转头……转头。”想看看是谁在喊谁,一转头,却见王老师“啪”按下摄像头,给我拍了一张照片。
走出竹林,黄河大集热热闹闹开始了。有收纳用品的,有朗秀纯净水,有化妆品,有蛋白粉……竟然真有刘伶醉酒!
文友们招呼我们去吃午饭,一大排长桌子摆开。大铁锅里冒着热气,已有阵阵香气飘出。有人掀开盖子,琥珀色的汤汁,是土豆炖大鹅!接一碗豆汁,甜润爽口,又接了一碗,好喝。席间,苗老师给端来了一盘烤肉,酥软可口,和以往吃过的肉绝不相同。莫非这就是在竹林里养起来的“野猪”?记得黉山北也曾经有人养过这样的猪,个头比较小,名曰“小香猪”。有人提酒而来,问:“有喝酒的吗?”忙把喝过豆汁的碗递过去,给倒了一气,细品,有竹林清气,好酒!文友们拿了长盆子去水饺,热气腾腾的水饺来了,夹一个,咬开一半,芹菜的清脆和着肉的鲜美在唇齿之间漫开。不知不觉,熏熏然。
再次回到农场,碧绿的芹菜,兰叶般洒脱的韭菜,在地上,在层层叠叠的架子上。还有初开白花的草莓,紫色的菜花茎部竟凝着一滴一滴露,似墨兰盛开时氤氲的清香。整个蔬菜基地像是一个淡淡的梦境,令人不舍,慢慢走,慢慢走,再染一身花草的清气,洗却来时的征尘。
临走,农场主送给我们每人一箱芹菜,心里盛满了感激和敬畏。坐在车上,再次想起那首歌,却已换了画面:又是一年三月三,芹菜绿满眼,牵着我的呼吸和视线,走回到田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