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文学云作家报淄博词典
淄博词典天空之城云朵儿云朵儿
楼主: 深山樵夫

娘在的那些记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复制链接]

5

主题

51

回帖

193

积分

版主

积分
193
发表于 2019-9-3 16: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山樵夫 发表于 2019-9-1 22:13
娘在的那些记忆(六)
张店  深山樵夫

记忆的大门一旦开启,那些点点滴滴,琐琐细细的往事,如涓涓溪流汩汩而出。一位集善良、勤劳、坚忍、豁达等美德的中国妇女形象,站在了我的面前。能想象李老师在敲击键盘,写下这些语句时,是带着自豪,带着疼惜,带着不舍,对母亲的追忆可谓用情至深。感觉李老师文中也涉及了哲学问题,可能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有意无意中反思、追问,然后释然。循环往复中,对生活等的理解又会到了新的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4

回帖

455

积分

版主

积分
455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00: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9-9-5 12:37 编辑

娘在的那些记忆(七)
张店   深山樵夫

山城有一条孝妇河,其名源于一个人叫颜文姜的孝妇的故事,后来民间感其孝心昭日月,为其开庙建祠,名曰:文姜祠,以倡其忠孝仁爱。因其故事在民间流传已久,世人皆知,在此不再赘述。只是这个水缸的故事,似与这个传说有一些关联,故作为引子。

父亲弟兄四个,父亲是家中老大。二叔跟爷爷抗日,在抗日战争期间,日伪军十万人扫荡沂蒙山,二叔因个子小,匍匐在战壕里没有牺牲,而那些个子高的抗日战士在低矮的战壕里都被日伪军的机枪子弹给扫射牺牲了。后来,无法突围,被当地老百姓垒在石堰屋子里,三天三夜未沾水米,时时听着外面日寇的铁蹄声,后来扫荡过后,才被解救出来。据爹讲,每当二叔讲到这些故事,总会放声大哭,九死一生呀。后来二叔举家定居吉林长春。2016年夏秋之际,我去吉林大学学习,曾经从学校附近坐地铁去长春市的一匡街去看望二叔。享受师级干部待遇的二叔晚年很幸福,住在原沈阳军区干休所,一个干休所里五个老军干,二叔在老军干中排第二,那个年龄最大的老军干已经卧床不能自理了,二叔当时95岁,今年应该是98岁了除了耳朵有些背以外,身体很好。记得当时看望二叔时,大堂哥给我几张小卡片,我在第一张上写上以下文字:尊敬的二叔您好!我父亲是谁谁谁(父亲名讳,隐去),我是他的三儿子小恕,引来吉林大学学习,专门看看望您!二叔看了很高兴:说是小恕呀,我记得你哥哥某某(名字隐去)。然后通过卡片进行交流。二婶已经去世多年,堂姐在安徽,曾是军人现已退休;大堂哥是吉林省委宣传部退休的,级别是副巡视员,他退休后每天陪着二叔,而且家里还雇了一个保姆。小堂哥在吉林大学教书,是博士生导师,到退休年龄之后又延长退休,当时是64岁,现在也退休了。后来我们兄弟三个在一家朝鲜族酒馆相聚了一次。席间,小堂哥问我在吉林大学学习情况,并告诉我有一个授课的博士生导师是他的学生。只有三叔家因爷爷打成右派的原因,举家被强制去苍山下乡,期间回到三婶娘家洪山口又务农了多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三叔全家才得以落实政策返乡。四叔当兵去了四川,现在全家还在四川生活。

三叔有六个孩子,五女一子。其子长我两岁,八六年结婚。当时老家已接上自来水,但是每天定时供水,所以在家办喜事需要用水缸蓄水。娘就主动地把家里的大水缸借给他家用,按说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是也由此产生了一个很离奇的故事。

喜事办过去以后,娘和我等着三叔家把水缸送回,等了半个月了,可是还不见送回来,我有点着急了,想去催,娘说:再等等吧,你堂哥家若未用完,去要会伤了和气,不如让他们主动送过来。又过了几天,水缸终于送回来了,我也就不再惦记这事了。

时光如梭,七年间就这样过去了。七年后的一天早上,大约四五点钟,天还不亮,我被街上的敲锣打鼓的喧闹声吵醒了,我问娘,那是什么事,娘说:这是接颜奶奶(颜文姜)回娘家。这一天是一年的立秋,也是颜奶奶的生日。每年本地的人(主要是中老年女人)都举行仪式,隆重地将她老人家接回来住一周(现在已经延长至一个月,并且接颜奶奶回娘家已经成为山城的一项文化盛会,极其隆重),希望她能赐福乡里,让她住在村东头的奶奶庙里,每天香火旺盛、朝拜不断,然后再敲锣打鼓隆重地将她送博山大庙。我听完娘的话,想起了颜文姜与水的故事,于是睡意全无,起床走到水缸边,用水瓢舀起半瓢水,刚想喝,却发现水很混,于是我问娘,不是每天的新自来水吗?怎么水这样混呀?娘这才无法再隐瞒,告诉我这个水缸的故事:

原来这个水缸送回时,被调了包,换成一个稍小的缸,不仔细看是发现不了。但我每天上班的,竟粗心地没有注意到。其实,当时娘就发现了,只是没声张,才开始也没什么异样,就忍了没声张。可是从第二年开始,缸里开始泛一些黑乎乎地东西,开始还不要紧,后来越泛越多,特别是立秋前后最明显,害得娘每天都要换水,这样整整换了七年,我竟蒙在鼓里,浑然不知。

我一听,立刻条件反射般呕吐,几乎气晕,七年!七年!我跟娘喝了七年这样的水!娘呀,你的善良和宽容,却招致了别人地伤害!我立刻联想这七年里,我每年夏秋之际,有时饭后莫名其妙的呕吐,时不时的胳膊和腿上都莫名其妙地起一些红疙瘩,很痒,越挠越痒,涂药也不管用,但天气凉爽后就消失了,天那,我还以为是上天的惩罚呢!……我曾经在事后问过娘:您身子痒吗?娘说:也痒,有时候身子上莫名其妙的起一些细小的红疙瘩。我听后,默然无语。

那么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缸呢?……这是一只陈年老缸,外观良好,但是仔细看里面, 防渗水的釉面已经全部剥落了。那么又是怎样蒙骗人呢?是用水泥和着红颜料,用细细地刷子轻轻地在缸内壁上涂匀,这样还不行,表面不光滑,于是又用清漆再在缸里面刷一遍,待清漆干了,就成了一个好瓮,的确是一种的好创意。娘后来,找邻居来人来看,把这水缸的水倒干,晾干后再放倒缸,然后邻居福会哥打着手电筒钻进缸底,用刮刀刮了刮缸底,刮下一些粉末,拿在院子中央的太阳地里仔细看是什么粉末,邻居哥看了很久,很肯定地娘说:大婶,是水泥。我的亲人呀,水缸换了不要紧,您早一点告诉我们呀,让我们少喝点这样的浑水。事实上,在其后的七年间,三婶经常来我家找娘说话聊天,并且家里的一些难事,娘都帮助她处理好了。

我后来问三婶:您对我们有什么深仇大恨吗?她说:没有呀。缸底抹上一些水泥没有事的,我们很多家都是水泥做的盛水池的,喝得都是水泥水。并且告诉我,是邻居有个叫某某甲(名字隐去)的人相中了我家的瓮,给了她五十元钱,用这个缸换的。某某甲年龄跟我爹娘差不多,是个煤矿工人,有点文化,平日里为人口碑也不错。记得我小学五年级时,他作为校外教育代表,曾在我们全体学生校会上背诵“红宝书”,某某页是什么内容,某某页是什么内容的,一字不差,大家引为奇。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体面的邻居,也会干出这样的事情。那么这个缸是谁做的呢?此人有个叔辈堂弟叫某某乙(名字隐去),是他用聪明的心思、精湛的才艺炮制了这个瓮。这个人是公社建筑队的瓦工,业余时间喜欢钻研,比如养花,他培养的千头菊,曾经参加市区菊展,引为轰动。就是从山野里找一个硕大的黄蒿,养大至夏天,然后剪掉枝叶,嫁接上白大鹏的菊花芽,精心培养至秋天,那菊花就盛开的密密麻麻,十分动人。他为什么钻研修复一个破缸,为至今不太明白,因为那是与考古修复可以媲美的事情呀。这个瓮换去做什么用呢?某某甲他大儿子家是农民,用来夏秋收获后盛粮食。这个缸盛满水十一桶半,抬起的话,得用四个壮劳力才能行。

可怜的人情,痛楚地亲情,悲伤流泪的颜奶奶!一只缸竟造成七年只痒,烙下了一生难以除去的心灵伤疤。娘谁理解你做人的良苦用心?每当提起这件事,娘面色凝重,良久才说:害人之心不可有。……

至此,这个故事还在延续,出场的邻居增多了一些,期间,围绕着这只缸还演绎出了很多故事插曲,只是我没有兴致再去描写这个故事,略去这些情节吧,权当是一场彻底的和解吧。我从来不认为邻居情、亲情会有时那么巧合的故事,那么不尽如人意,我现在仿佛还在梦里,认为这样的事情只是一个臆造而已。后来,已经出嫁的三个姐姐知道了这事情,相约回娘家看娘,一是劝娘和我不要再生气了,事情中人原本都是无辜的。二是将这只害人的仿制大缸抬出去,这才是罪魁祸首,在村外垃圾场砸碎了,说是替娘出出气。

现在,这件事情反思,我认为娘那样做没有错,只是当时我年轻气盛,把一件本来很小的事情闹大了,闹得路人的皆知,这是我的不对。让身体不好的娘经受了那么大的风波,承受了那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这件事情上严重损害了我家与三婶家的关系,因为当时我说:三婶,您以后没有事情的话,就少来我家吧。在三婶去世前的几年里,三婶几乎没有来过我家,至少我没有再见过她。后来三婶去世了,葬礼过后娘告诉我说:你三婶去世了。我说:为什么不通知我呢?娘说:考虑你工作挺忙,让你大哥二哥和姐姐们去了。对不起,三婶,我没有去您的葬礼,不是我没有原谅您,也不是我对您不敬,而是我真的不知道,不知者不怪,其实我早就不怨恨您了,今世您是我的亲人,来世还是我们还是亲人。

在水缸这件事情上,娘体现了做人的品质,而且不以恶意来揣测人,即使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是一善到底,做人不悔!当时我做不到,现在似乎也难做到,因为这是从人的灵魂出发而一点点累积到的境界!虽然对比娘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但是一定要像娘那样努力做到。

写到这里,我的眼里充满泪水,已经没有了当时的委屈和愤懑,而是深深的忏悔,为自己当时的年幼无知无知忏悔,为当年给娘带来的巨大痛苦而深深的忏悔!娘,我的忏悔声在天堂的您,会听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4

回帖

455

积分

版主

积分
455
 楼主| 发表于 2019-9-4 01: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9-9-4 01:52 编辑
釉下彩 发表于 2019-9-3 16:09
记忆的大门一旦开启,那些点点滴滴,琐琐细细的往事,如涓涓溪流汩汩而出。一位集善良、勤劳、坚忍、豁达 ...

谢谢柴老师的深度理解。我娘作为一个立足于家庭四面墙之内的平凡人,一生将善心善念作为做人的初心,不为行为崇高,也不为灵魂救赎,而是在一生中以良善立足,出于本能,不以善与恶划界限,用纯洁无私的为人处世,展现人世间的可爱和美丽。娘曾多次说:人与人既然能够相遇,就是亲情和缘分,善能够感化恶最好,不能感化也坚持这样做了,至少恶不会再扩张了。我在写的时候,深深哀叹,娘的境界我无法达到,这些文字是我的自我救赎。我每写完一段,都会痛哭失声,即使看似平淡的之五、之六,真的是“墨点无多泪点多”,甚至一夜无眠。有您这样的理解、解读和支持,我很感谢,继续写下去的力量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4

回帖

455

积分

版主

积分
455
 楼主| 发表于 2019-9-14 18: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9-9-14 19:32 编辑

娘在的那些记忆(八)
张店  深山樵夫

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人活着也不是为了痛苦。感谢上苍给了我一个可亲可敬、渴想渴念的娘,我今生注定要在母爱的熔炉中冶炼一生,因为母爱是一个人毕其一生也无法报答的。在痛苦中有母爱,在欢乐中有母爱,娘甘愿付出一生的艰辛,来换得子女们的幸福,而逐渐长大了的子女们,即使生当衔环、死后结草也无法相报。这话发自内心,却不是概括所有人,而是仅仅表达自我的心境,抒发自己越来越强烈地怀念娘的心情。

记得60年代末,大哥为了家庭的生计,高中毕业后不再考大学,而是到煤矿当了一名掘进工,为家庭度过那段最困难时期做出了很大贡献,至今我们弟弟妹妹们都铭记着娘的叮嘱:牢记你们大哥的对家里的贡献。随后,二哥参军了,当了海岛战士,当兵几年期间,在海岛当地与二嫂相识相恋,并且结婚了。至几年后的1968年,二哥退伍时,我的第一个侄子出生了。二哥二嫂回老家了,而此时爹娘还不知道二儿子结婚了。因为大哥刚结婚,正在准备再给二哥说媳妇呢。二哥退役后回家的第一站是去了省城济南,爷爷奶奶的家是在济南市中区,因为书信的往来,我记住了那个亲情的坐标: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经四路纬四路339号。娘讲这个故事时很风趣,娘说你二哥不笨,他见到你奶奶说:奶奶,孙子给您找了孙媳妇了,跟您的名字三个字重着两个字。奶奶听了后乐了,说:好孙子,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听了二哥对婚事的介绍后,奶奶跟爷爷商量,做出了一个至今让人敬佩的决定:把全家的第一个重孙子由他们抚养长大。二哥二嫂虽有不舍,但是也同意了,就这样大侄子跟着老爷爷老奶奶生活了四十多年。

这里要简要说一则奶奶的故事。据娘讲,奶奶是山东蓬莱人,早年跟着她二哥(曾经担任国民党政府的教育部次长)去北京求学,后来考入著名妇科专家林巧稚的门下,做了她的学生。林巧稚专家一生独身,她教育和鼓励自己的弟子也不要结婚。所以奶奶作为林巧稚专家的学生,半生未婚,及至解放后,从徐州来到济南,时任山东省妇联福利部部长,因为在淮海战役中捐献二所医院,被称为“刘菩萨“。爷爷60岁时与54岁的奶奶结为革命夫妻,在随后的三十多年中,他们相濡以沫,忠心爱党,为国出力,教育子孙,奶奶是我们家永世的恩人。记得小时候每年春节期间去济南看望爷爷奶奶,有时会碰上一个比奶奶小近二十岁的老太太,她几乎每年都要去济南看望奶奶,原因只有一个:奶奶是她的救命恩人。在解放前奶奶在泰安某教会医院工作。当时这个老太太身患严重的妇科病已经窝躺在教会医院门前奄奄一息,那些教会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每天进出,都不看她一眼,是奶奶救了她。她从那些富人治病的特效针中”省“出了两支,这种针很贵,穷人根本买不起。就在这座教会医院的门前悄悄给这位老太太注射上,然后告诉她,我就是这点能力了,病能不能好,全靠你的造化了。说来也巧,这两只针救了这位老太太,病奇迹般的好了,回家养好后,还生了儿女。至解放后,老太太不忘我奶奶的恩情,到处寻访,终于知道奶奶在济南居住,所以每年春节后,偷偷从家里跑出来,买上泰安到济南的车票,来济南看望奶奶。每一次,奶奶都佯装生气,把老太太训斥一顿,让她以后不要来看望。老太太表面同意,但是年年不断,奶奶也没有办法。老太太是路盲,期间要经历很多艰辛,每一年来了,只能让重孙或孙女买上票,把老太太送上回泰安的车。

二哥嫂回到了老家。二哥去了某电机厂工作,二嫂因为没有户口而在家里。在学校教书的长姐,看到一个女同事休产假,于是请求校领导同意二嫂去代课。至此,二嫂走上了从教的道路,因为她是初中生,在她老家也曾当过代课老师。二嫂是个全才的小学老师,数学、语文、地理、历史、体育课全能教,特别是会简谱,会弹手风琴和风琴。娘跟爹商量,说我二哥找个媳妇不容易,一定要把二嫂留住。娘和爹于是找到派出所的户籍员郭姐联系给二嫂遣户口,但是二嫂是农业户口,迁不过来。但是郭姐告知可以遣到当时农业社,为此,惊动了济南的爷爷奶奶,他们也亲自来运作此时,找到当地某村的宋支书,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户口遣到该村,成了当地的一名农民,也成为由一名临时教师到长期教师再到民办教师的命运转机。感谢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好政策。二嫂后来由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现在已经退休了。

二嫂在三十多年的从教中,娘始终对二嫂格外关爱着,二嫂来到我家后,三年后又怀孕了,爹娘十分高兴,认为这可以稳住这个儿媳妇了。小侄子出生后,无法落户口,娘再次去找派出所的郭姐,郭姐在请示上级作为照顾革命家庭特例,将小侄子的户口落到我家的户籍上,一直到小侄子上初中才遣到二哥嫂的户口本上。在此,也深深谢谢郭姐,您是我们家的恩人,在关键的时候,在不违法政策的情况下,为我家帮了大忙。我至今想着郭姐的样子,戴着无檐公安帽,整齐洁白的公安制服,个子中等,短发,一双照亮人心的慧眼,说话和蔼可亲,办事十分公道。这就是当年对公安卫士视人民困难为自己困难的美好记忆。郭姐和在某兵工厂的姐夫,姐夫姓徐(名讳略去,是厂里著名的秀才,负责工厂宣传工作,编辑厂报),现在您们年龄应该近八十岁了吧,在此祝愿您们幸福快乐、健康长寿。二嫂是个十分敬业的人,像一团火般一心扑到教育事业上,在某小学教书的那些年,年年教的班考镇上、甚至区里的第一,甚至连参加文艺演出、体育运动会这样的荣誉也去拼搏。但是忧极伤身,强极见辱,年终的先进班级、优秀教师等都没有二嫂的份,二嫂进行了抗争。每当这个时候,二嫂就会跑到家里,跟娘诉苦,娘耐心地劝导着她,最大限度地缓解二嫂的委屈。记得曾经有段时间天天放学后从邻村的小学跑回家,住到娘的屋子里,跟娘哭诉,每晚说话到凌晨一、二点。第二天,二嫂在早起来,徒步回到学校。1999年7月3日,娘去世后的“五七“坟,当时娘的骨灰还存放在殡仪馆,二嫂从来老家早早的赶来。我清楚地记着二嫂当时抱着门口的树在哭,我们劝她别激动,二嫂心脏不好,并且”责怪“她别来,她充满深情的说:我怎么能不来呢?这个世界上最疼我的娘走了!心脏再不好,也要来看娘!

想到娘的教诲,我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寄寓于大家的快乐而活着,是真正的人生快乐;凌驾于别人的痛苦之上而得到的人生快乐,那是一种苟且的卑鄙的遭人唾弃和诟病的快乐。娘在的时候曾在聊天中,心平气和地告诉我:文字只是符号,它是用来表达情感的。她还讲:仓颉造字,夜间听到鬼哭。鬼为什哭?传说仓颉造字成功,发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为什么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但鬼为什么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然后娘又说:这世界上没有鬼!那些鬼神是编造的故事来骗人的。小时候,听娘讲这些事情不是太懂,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文字是神圣的,是认知天地万物的“金钥匙”,是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载体。娘还说:过去的文人是死搬“四书”,生吞“五经’,之乎者也亦焉哉,结构好了晋秀才。她还给我讲一则古代文人的卖弄:天下文章数两江,两江文章数敝乡,敝乡文章数舍弟,舍弟跟我做文章。娘也时常讲:做人要讲仁义,仁义不在,凡事不成。如古代齐国的管鲍之交的故事。管相临终,桓公问谁来继掌相印,管仲不语;又问:鲍叔牙可否?管仲摇头说不。鲍叔牙闻之后,持剑上门怒问:我俩挚交,为何毁我。管仲沉吟道:就为此行。鲍叔牙听后思量半天,顿悟,仰天长叹,弃剑而去。娘用这个事例来教育我,为人处事,且不可以一恶一善来轻易看人,更不可一好皆好,一恶皆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明白了这个事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之初,性本善,母爱是最好的老师,理解谅解是最好的朋友,以文会友会得到更多的教诲,会得到更多的良师益友的指点、帮助,比如来到文学现场,认识了苗主席,认识了那么多品德高尚的文友老师们,这些都是源源不断的做人动力。

母爱,有时是一种无私的付出,是一种把痛苦当做快乐的崇高境界。娘,您在自己痛苦的煎熬之中,以顽强的无私,无悔的善良,对家庭、对子女、对邻里、对亲朋、对社会的默默奉献和付出,这是一种凤凰涅磐般(这是我二姐对娘的评价)的辉煌,因为娘以自己的全部无私的奉献给了社会、家庭、子女,在做人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留下了无尽地思念、沉重地思索、高尚的品德,成为了子女的精神宝库、动力源泉,成为了血脉相连的永恒亲情,成为了一重天地两个世界的无尽的追忆。娘亲,当今盛世繁华,举国正在隆重庆祝建国70周年,多想您还健在,看看这个精彩美丽的世界。娘,今生我无法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只能是无尽的思念和追悔,我经常回忆起您那亲切的面容和与您朝夕相处的时光;您的教诲,是我永远的鞭策和动力,既然选择了前方,我会风雨兼程、义无反顾!娘,您是我心中的太阳,永远温暖着我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4

回帖

455

积分

版主

积分
455
 楼主| 发表于 2019-9-14 22:2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9-9-18 12:29 编辑

娘在的那些记忆(九)
张店   深山樵夫

记忆是一条河,娘在时的所做的那些细微小事,如一个个晶莹的水滴流淌在我的心里。一滴水,可以有一个完整的世界;一滴水,可以照亮一个人的灵魂;一滴水,也许是前世的一滴眼泪;一滴水,更可以是良善在心中的滋润和积聚,虽然在内心无法掀起波澜,无法成为浩瀚的海洋。但是,我认为滴水虽微却藏海、善小虽轻却养心。

今年的八月十五快到了,长姐打手机找我,说要一起去看望大哥嫂。于是提前四天,在一个上午十点,我们相约在某机关宿舍门前集合,一起去看望长兄长嫂。到了长兄的门前,恰巧大哥不在,打电话问讯,大哥说:在外面,大约20分钟就到家。期间,我问长姐和小姐姐,说:快八月十五了,你们可曾想念娘。她们说:想。我说:我在写娘生前的故事。她们听了如触电般,惊异地看着我,我说不会把你们写进去的。我说我写了当年表大爷的故事。小姐姐说:我清楚地记得,当时家里的细粮都是给表大爷做饭用的,我去给表大爷送了无数次饭呢。表大爷最后就是不想活了,认为太拖累我们家了。先后穿上两次老衣裳上吊自杀,都被人发现救下了,最后这一次,上吊后没有人发现,才去世的。然后我说:你们还记得娘当年借院子给邻居曲家用吗?长姐说:怎么不记得?前些日子还见过芳呢。芳姐是邻居曲家的二女儿,跟长姐是小学同学,这些年关系一直很好。长姐说:我当时还问芳,你弟弟是什么时候结婚的呢?我说:不是一次借院子用,而是四次。长姐和小姐姐都吃惊了,我补充说:第一次是芳姐的弟弟结婚时用院子,第二次是他们家翻盖屋子用,第三次是曲家大娘去世时用,第四次是曲家大爷去世时用。

记得曲家的小儿子,别人给他物色了一个同单位的媳妇,双方挺对眼,关系发展地很好,但是女方的家教极严,没有人敢去向女方父亲提亲的。他们家思来想去,就找到了娘,因为女方的父亲,跟我爹是单位同事,关系很好,所以烦请我娘去做这个大红媒,我娘很爽快的答应了。娘去了女方王大爷的家里,受到了尊敬,期间王大爷问:听说这个孩子不是他家亲生的?这时我娘对答:的确不是。但是这孩子是从曲家他姑家抱养的,跟亲生的一样。对此回答王大爷无异议,也内心释然了。于是这门亲事就说成了,这是娘一生唯一一次做媒人。回来后,曲家举家欢喜,感谢我娘的撮合。

曲家哥哥和王家姐姐,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发展要结婚了。但是结婚不能用旧房子呀,于是计划要把房子翻新一下,由草屋改成水泥平房。这是一项在当时很繁杂的工程,要备料、找瓦匠、借杆子(建房扎架子),还要考虑待客。我家与曲家并不相邻,隔着一条街,他们家坐南,我家朝北,两家相距大约三十米。本来曲家是有对门的,可是他们在翻盖屋子时,没有考虑用对门的院子,而是直接提出借用我家的大院子,连储备建房材料加待客用我家的屋子。我娘爽快的同意了,备料在我家存了一个星期,盖房及待客两天,全在我家,我们连帮忙加清理院子,忙了几天。后来,曲家儿子结婚,再次用我家的院子生灶张蓬,宴请宾客。忙了三天,打扫卫生几天,因为两家关系好,我们没有怨言。

第三次借我家院子,就有些意思了,因为是白公事。曲家儿子结婚后的三年,曲家大娘因病去世了。因他家与对门邻里关系一般,家里院子又窄,曲家大爷找我娘商量,可否用我家的地方,埋锅造饭,作为吊孝亲友的膳食之所。我娘听后,很痛快的答应了。可是在答应时,娘忘了明天是我爹的生日。害的我爹在我大姐家过了那年的生日。记得当时爹哭了,娘也哭了,我也哭了。哭归哭,擦干眼泪还是要做人,答应的事情就要做,一诺重千钧,是不能反悔的。丧事过后,满院狼藉,我们还得打扫卫生,扫一扫那些“晦气”。

此时,我们姐弟在等大哥回来前,我问长姐:你可记得这事?长姐说:记得,印象很深刻。当时三个姐姐已经先后出嫁了,家里就只有爹娘和我,娘答应借用院子给曲家用的时候,我跟爹不同意,认为娘这做法有些过分了。但是娘告诉我们说:当年你曲大爷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恳请,我无法拒绝。再说了,答应了别人,就要诚信。又在几年之后,曲家大爷去世了,享年九十岁,无疾而终,是喜丧。曲大爷临终前,我娘去看望他,他眼含热泪说:感谢我家的无私帮助。并且再次恳请娘,说在他去世后,再借用一次我家院子给他办公事。面对这样的恳请和嘱托,我娘毫不含糊的答应了。这次娘就变得从容了,回来告诉我说:你曲大爷很乐观,虽然饭吃的已经很少了。但是还抽烟,看你曲大爷抽烟的样子就那样感动,天真的像个孩童似的。我说:我印象中曲大爷不抽烟呀。娘说:是呀,是最近才要求的,儿女也没有反对,满足了他的这个要求。就这样,曲家二红二白的公事,全是借用我家的院子,时间跨度十几年。也许,这十几年我们两家结下了五百年的亲情,成为胜似亲人的邻居。亲爱的邻居们,你们过得好吗?祝您们生活越来越幸福!

其实,做这样的好事,并不会全部得到周围邻居的赞许的。有的邻居就认为红公事可以借用别人院子用,白公事怎么可以呢?我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对这事情也是无法想通的,认为娘做过头了,做人无私也就是了,哪能够那样无私到底呢?娘去世整整20周年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逐渐理解了娘,认为娘当时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是,说真的,就是这样的认识提高,我若是真遇到这事,肯定还是会迟疑的,甚至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帮别人是一种美德,不求别人回报;但是别人不小心忘掉了,会不会挫伤这样的善心善举呢?而娘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从来不想丝毫回报。将心比心,我与娘在做人的品质上还有很大很大的差距。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深深地认识到:做人有时如爬坡,远非事情过后的那么轻松和光彩,真得如逆水行舟、爬坡过坎一般,并且一件事情做不好,前善尽弃不说,还会让人诟病和耻笑。善良呀,你的名字是坚持。

这样的事很多。邻居都习惯了,认为是应该的;在邻里眼里,娘是永远好说话,好办事的。记忆中,邻里的红白公事,小到用桌椅板凳,大到用我家地方三天五天,娘一次也不曾拒绝过。我曾无数次思考,娘这样做是图的什么?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为什么如此崇高,让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至今自感形惭呢?我很深刻地记着当时曲大爷多次对人赞扬娘的话:我命中有贵人呀!碰到难事有人帮呀!说着说着曲大爷泪水充满了眼眶……也许这话中就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吧。

有人可能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名声,可是这样的名声,你可有勇气去获取?真正的好名声是心底无私、至纯至善的质地。你可以不认同,你也可以不做,甚至可以妄议,但是这样做人的高山你永远无法攀登,这样做人的凛凛正气你永远无法拥有!曾记得蒲松龄先生在《聊斋志异》中“考城隍“一文中,假借主人公之口,说出这样的做人箴言: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岁而不罚。在当今风清气正的社会里,人人若是从日常小善做起,那将是家国之幸、民族之幸!事实上,在我们之中很多人已经这样做了。我曾经写过这样的一篇文字,名字叫《为崇高而活着——礼拜天印象》:

“世界是广阔的,人的活法不尽相同。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你可以低俗的活着,这谁都不妨碍你,并且无可厚非;但是别的人为崇高而活着,请你看着也不要生气。我所要说的人是:为崇高而活着——这就是我们所见到的礼拜天!

这是一个热情开朗的高个子的女孩子,与她接触无不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她像一团火,有着火热般的心肠,有着燃烧般的激情,对社会公益活动一往情深、乐此不疲、持之以恒;她有时又像块冰,有着理性而深邃的思考,带着忧国忧民的情感;静下来时,她又像湖水一样的平静,在母亲的身旁是个乖乖女!懂的体贴、帮助母亲!

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变得麻木不仁了,正直、善良、爱心已经越来越少了。在有些人眼中,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在他们看来,就像是化石一样的好奇。所以在有些人的眼中,可能认为她有些好高骛远,但是她却坚定着自己的追求。从不为冷嘲热讽和挫折所屈服。仅凭这一点,就足够令人赞叹的了!

人做一两件好事,并不能算是崇高,但是选择了信念的崇高,那就不能不令人敬佩了!从五年以来,坚持不辍的组织植树活动;到对幼儿教育的一往情深,满腔热忱;再到今天对一个桓台索镇的一名年仅十岁的小男孩献征献爱心的倡议,无不展露着一个女孩子的爱心世界,一颗金子般闪光的心。

我们应该为这样的爱心所鼓舞、所激动、所启迪,因为人不可以孤独的活在这个世界,人人都需要关怀。善举,是我们的渴求;善举,同时也是我们的付出!

我们赞扬礼拜天这样的品性,为这种崇高的境界喝彩!礼拜天,不管前面有多么曲折的路,我们都坚定的支持你!

最后,引用一位名人的话送给你: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以上文字,写于2004年,一字未改。可惜当时娘已经去世五年,无法给娘讲述这个美丽的故事,让娘欣赏这个世界良善如繁花似锦的美丽!文中所称道的“礼拜天”是一个女孩子的网名,是当时活跃在网络上的一名公益写手,记得当时她就十分热衷公益事业,她当时的义务植树志愿者公益组织还没有名字,“绿丝带“的名称还是我帮她建议确定的,logou图案是网络的文友自发为她设计的。在二十年的时间里,她坚持不懈从事义务植树、环境保护、扶贫济困,现在已经誉满天下了,是淄博公益事业的代表性人物,她的名字叫李宝宝!

娘,这个世界的良行善举已经越来越多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风气,让这个世界越来越美好了,您可以欣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34

回帖

455

积分

版主

积分
455
 楼主| 发表于 2019-9-20 11: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深山樵夫 于 2019-11-18 15:24 编辑

娘在的那些记忆(十)
张店 深山樵夫

娘,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在您生命里某一段时光里,却用朴素的言行,教导子女写出了一个人生最美的童话,这个童话是我们子女们最美好的人生记忆,这个童话至今感召着我们生活言行。

从1954年至1964年,十年间,某铁业社的办公室和食堂在我们家里。这期间,正是举国经济最艰难的时期。当时市面上的柴米油盐是匮乏的,但是作为一个单位的食堂每天是要开灶的,当时两个哥哥在外面上学,而我的长姐、二姐、小姐都很年幼,面对这肠肚“咕咕”作响的饥饿,面对着尽在咫尺的食堂,谁能抵挡住那些饭菜飘香的诱惑呢?我们全家做到了!当时娘定了一条规矩,就是不许吃食堂的一口饭。我至今也想不明白,姐姐们是怎么做到的?及至1983年参加工作,所在单位的一个宋师傅,是一个建厂最早的职工之一,她曾常年就餐于食堂,宋师傅告诉我:当时你的二姐大约5、6岁吧,总是扎着两条可爱的小辫子,一双明亮清澈的大眼睛,两片薄薄的小嘴唇,身体很瘦弱,师傅们都很喜欢她。每天见到二姐,就餐的师傅们都会问:吃饭了吗?二姐总是坚定的回答:吃过了。有的人问道:你们饿吗?二姐说:吃过饭了,不饿。就这样,我的三个姐姐从来没有进过食堂的门,也没有吃过食堂的一口饭。娘说姐姐们每天早上不吃饭,起床、穿衣、洗脸后就上学,长姐上到小学六年级毕业就辍学了,后来当了教师。但是对门的王家三姐介绍长姐去了学习代课,经过努力,学校把姐姐留了下来,当了一名正式的教师。曾经跟张店某小学的一位老师聊起姐姐,我无意中说起姐姐从教30多年,从来没有打骂过学生,这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说要向姐姐取经。我回家告诉姐姐,姐姐说:这有什么经验可介绍的呀,只要有爱心,谁也能做到。长姐从家乡山的小学,到张店的某某小学,15岁从教,55岁退休,刚好从教40年。我上小学时,姐姐教同年级。她班上有个学生,父亲是邮电局的员工,在我们毕业时,这位同学的父亲找到姐姐,说让姐姐再教他的小儿子,可见姐姐在当时的信赖度。有的甚至甘愿等一年,非要上姐姐的班里。过了若干年,此时姐姐已经调来张店教书,在某某小学做班主任,三年级时,学校重新分班,有的学生分到了其他班,跟姐姐感情日深的学生,哭着不愿意分班,家长也找到学校请求留在姐姐的班里……姐姐自知自己很浅的学历底子,很怕误人子弟,所以在学校经常去听那些优秀老师的课,来丰富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来到家里,除了帮助娘干一点家务之外,其它业余时间全部用在学习、备课、批改作业和家访上。记不得有多少次,我陪着姐姐,打着手电筒,去后进学生家里家访,有时穿行在一些漆黑的小路上,甚至遇到过突然窜出的狗的惊吓或学生家里无人等状况,但是这些从没有动摇过姐姐家访的初心。从教期间,姐姐从来不争先进和职称,始终与老师们和谐融洽相处。姐姐先后进修中师,参加了自学考试,取得了大专文凭。但是即使这样,自己仍然感觉落伍了,在学校成立幼儿园的时候,主动要求去幼儿园工作,担任了首任园长。三年里,实现了市级规范化幼儿园达标。至此,大姐也光荣退休了。

在家乡,二姐从小被邻里、老师公认为心灵手巧、心地善良,娘亲切称她为“小棉袄”。二姐上学时,年年全年级第一,至初中毕业,因家里穷,就不上高中了,这引起来学校和班主任老师的重视,反复来了十几次做工作,无果,因为家里实在太穷了,二姐下面还有我的三姐姐和我要上学。二姐虽然很想继续上学,但是考虑家里困难,只能忍痛接受了这一残酷现实。就这样,二姐先是去市区干临时工,后来考上了市直幼儿园,做了一名幼儿教师。在贫穷年代,二姐继承了娘乐于助人的精神,在每周回家都帮助邻居捎一些生活必需品,在当时的邻居里很有口碑。二姐的善小作为,让娘的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我参加工作后,与二姐住在同一个城市。有一次去二姐家串门,此时二姐还是干幼教工作,只是从幼儿园老师升格为幼教管理工作。临走时,姐姐给了我一些山核桃,说是几个山里的姊妹们给的。我说:二姐,您可破例收礼了。姐姐说:我不让她们来,她们非要来。然后二姐说:她们是八个幼师,是某县招的事业人员,可是经过培训后,单位却说:她们的编制没有了。为此,她们焦急地多方奔波、反映,无果,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二姐的单位,此时二姐从事幼教管理工作,听了她们的反映,毫不犹豫的答应帮她们呼吁、反映,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县里终于改变了做法,落实了她们的事业编制,她们也成为了正式的幼儿教师。她们感激之余,执意要来看二姐,并且说要像走亲戚一样,年年来看望姐姐。姐姐叹了一声:拦不住她们呀。其实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娘在的时候,就是教育我们对待别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一样。

我手里的这些山核桃,突然感觉分量沉重起来。此时,我感觉从事幼教工作三十多年的二姐,始终坚守爱岗敬业、正气做人、助人为乐的初心。这哪里是一份山果,而是对我的一次将心比心、如何做人的深刻教育,我一定要认真学习二姐这种视别人困难为自己困难的精神,让这个社会永葆昂扬向上的正能量。在很多事情上,二姐的为人处事都能找到娘当年的“影子”,乐观、厚道、勤勉、助人。

有一天,二姐打电话告诉我说有天晚上她失眠了。我关切的问:为什么失眠?时想到娘了吗?她说!在六十多年的人生中,有无数次失眠。思念含辛茹苦养育我们,一生没有享受一天清福的爹娘,曾经痛苦的失眠过;二姐儿子考上大学、研究生、博士生,曾经幸福的失眠过。可是这一次失眠,是一件貌似很平常的路遇引起的。退休后的姐姐,也跟很多同龄的人一样,在房前屋后,养点花种点菜,还养了一只叫小黄的狗,因为小狗的鬃毛是黄色的,所以这么叫,倒很亲切。二姐的儿子读完博士之后,外甥是姥娘看大的,现在在北京工作。平常在家里的,就是姐夫和小黄,还有几只流浪猫,还为这些流浪猫在屋外专门制作了漂亮舒适的窝舍。我有时晚上去姐姐家看望她,跟姐姐姐夫有说不完的话,说着说着就天不早了,于是起身回家。每次姐姐执意要送我到大门外的马路边,用亲切的眼神目送着我打车回家。此时,小黄和这四五只流浪猫可懂事了,它们伴在姐姐的身边,好像保镖似的。这些猫的眼睛,在我们的身旁如绿宝石般闪着光彩。它们在伴在我们身旁,不时划出一些稍纵即逝的弧线。

城市越来越美了,森林围城,绿草鲜花,四季怡人。白天有时姐姐也会出去逛一下商场或者随意出去走走,就这样遇到了自己做幼儿园老师时教过的一个孩子。她已经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妈妈了,长发飘飘,眉清目秀,身材苗条,穿着入时,声音悦耳,“李老师好”,姐姐循声望去,认出了是自己教过的孩子“田睿”,“睿睿好”,就这样一对早年的师生相遇了,说了很多的体己话,问寒问暖的。期间姐姐说,“在幼儿园的时候,我最喜欢你了”。可是睿睿听了这话没有立即回应,而是想了想,说,“李老师,当时你是挺喜欢我们的,我们都很喜欢你,但是你却不是最喜欢我”。听了这话,姐姐回应,“是呀,我喜欢你们每一个孩子”。

回到家里,二姐吃完晚饭,与姐夫出门散步。期间问姐夫,“老谢,你说当时我教幼儿园的孩子有偏心吗?”,姐夫微微一笑说道:“你是一个热心人,对待教过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大家是公认的”。姐姐听了这话,心里稍稍安顿。回家后,姐姐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睿睿的“李老师,当时你是挺喜欢我们的,我们都很喜欢你,但是你却不是最喜欢我”,这话此时如同芒刺在背,让姐姐异常痛苦;犹如暴雨中的闪电和惊雷,划过她人生的天空,让她浑身发凉甚至有些发抖,她在回忆自己的幼儿园教孩子的经历。终于,她想起来了,睿睿说的没有错,但是却有些误解了自己。当时与睿睿同班的小朋友中,有一个不爱说话的小女孩,叫王语嫣,嫣嫣从小患有先天性肾炎,不能吃咸,所以每天吃饭时,姐姐要提前跑到幼儿园伙房,让厨师在做菜时,先给嫣嫣打出来,单独给她吃,守着她,问她咸不咸热不热,每天如此。从小班、中班到大班,这是一个三年的周期,时间不短,可能这就给其他小朋友造成了老师对班里的孩子有偏爱的印象,并且这样印象让孩子们记了这么多年。姐姐为此很惭愧,认为向娘学习做人方面还有差距。

想到此,姐姐在反思自己,如果再回到从前,再在幼儿园做老师,一定要改进自己的方式方法,一定要多跟孩子们沟通,让孩子们理解老师的爱是同样的,是无私的,但是老师更要关爱弱者、病者。此时,姐姐还想到了另一个偏爱。她还教过的一个小女孩,叫颖莹,她的父亲当时是个服役军人,娘是个医生,小女孩很漂亮,也很懂事。可是每到冬天,小女孩莹莹经常破鼻子流血,为此姐姐总是提前准备好一盆干净温水,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让小女孩子破鼻子后,赶紧洗一洗,用医用纱布止住血。姐姐想,这样做,会不会也让当时同班里的孩子误会呢?想到此,姐姐内心又多了愧疚。二姐在张店工作初期,每周都回家,此时我都走很长的一段路,在庄外的汽车站点等二姐。二姐回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上一盆热水,给我仔细的洗脸,然后用干净的毛巾很轻柔的擦干净,然后对娘说:你看我弟弟脸洗了多白呀!

小的时候,娘领我出去邻居家串门,跟着去可以,但是一定不能吃人家的东西。别的邻居家的孩子给东西就吃,而我却不吃,赚了一个“这个孩子太酸”的名声,说是没有诱惑那是假的,看着别的孩子吃的那样香,自己的肚子的涎水也在悄悄的翻腾,但是既然是规矩,就是不能破!

有的孩子去别人家里,乱开人家的抽屉、开门,但是我从没有动过人家的东西,长大了,有时去成家了姐姐家,也是从来不翻她们家的东西,因为这已经养成了习惯,随意翻别人的东西,我会有种犯罪的感觉。

还有就是路上不能拾遗,拣到的东西马上放回去,用娘的话说,保不准失主正在寻找呢。我曾经上坡在收割过的田里捡了几穗麦穗,认为这是小事,但是回到家里,遭到了娘的斥责,最后只好再原地送回去。想在想来,道理很简单,小的时候小拿小偷,大的时候就会大拿大偷,习惯成自然。这一切都是来自娘的教育。


在饥饿的童话中长大的人,在娘的教育中慢慢懂得什么才是人生的美丽。如果你能在十年里耐得住清贫,在饥饿中顽强抗拒住那些饭熟菜香的诱惑,那么人生中有什么困难和诱惑不能克服和抵御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作家报(鲁ICP备18040151号-9)|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作家论坛|报坛|网络作家网|网络作家网|网络作家网|作家报论坛 ( 鲁ICP备18040151号-9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03:51 , Processed in 0.1091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